來源:無錫商報
8月24日,江蘇、上海、浙江兩省一市的有關部門共同在滬發布滬蘇浙地方標準――《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范》,目的是要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范。消息也引起了無錫很多部門的關注,記者在接觸一些企業代表時他們表示,“規范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是好事,但在規范改造上的大筆投入也讓人有點吃不消。”
街頭路名英文多不規范
據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2010年世博會日益臨近,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英文使用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面臨迫切需求。但由于翻譯水平參差不齊,以及缺乏統一參照標準,各地均存在很多英文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不規范問題會給外籍人士工作和生活帶來影響,還會影響整個長三角地區英文譯寫標準。
8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無錫市區街頭,對照《規范》對公共場所的部分英文譯寫進行了探訪,雖然沒有發現有明顯翻譯錯誤,但也發現了不少不規范的翻譯。其中路品牌英文不規范現象較為突出。按照標準,路牌中*常出現的縮寫就是“路”,其英文縮寫應為“Rd.”,但記者8月25日在無錫街頭發現的都是錯寫為純大寫加點的“RD.”和直接用漢語拼音標注,看不見英文的。在南長街附近某浴室,店主直接將浴室翻譯成“CLUB”,讓看不懂英文的人還誤以為這是一個什么俱樂部。此外路名的翻譯上也有點問題,比如:“清揚路”翻譯成“QingYangRd.”比較好,但實際看到的大都是“QingYangLu”。此外,按照《規范》,公交站臺譯作Stop;城市公交線路直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公交35路譯成BusLine35.在街頭記者看到,無錫市區的公交站臺只有站名(或中文或英文),沒有“Stop”字樣,公交35路車輛前大多用“35”表示,未見有翻譯成“BusLine35”的。
街頭招牌中式英文有點多
來自英國的菲比霍爾女士說,作為一個游客,感觸*深的是大街上的路標,其英語在語法和拼寫上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有的按照漢語的發音書寫路名,有的按照名詞的英文含義翻譯,其實個人覺得應該統一起來按漢語發音來寫,這樣問路的時候也會更方便。比如問**人民西路怎么走,如果說“RenMinXiLu”,**很容易就明白,但是如果說“RenMin WestRoad”,人家就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來自南非的艾倫楊戴倫先生說,他經常來無錫,發現無錫英語標識不規范問題隨處可見,比如有的銀行寫“營業時間”用的是“Working Time”,而準確的英譯應該是“BusinessHour”,有的餐廳菜單把“米飯”寫成“rices”,而正確的寫法應該是“rice”。日本游客大倉龍介說,無錫有很多的日本料理店,但是有的店的招牌“平假名”和“片假名”亂用,讓人摸不著頭腦。
江浙滬規范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據知,《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范**部分:通則》由兩省一市語言文字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組織三地專家制定,根據三地公共場所英文譯寫的實際使用要求確定,并經網上公示和專家審定。有專業人士指出,該通則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今后,上海、江蘇、浙江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范,此舉旨在樹立長三角地區國際形象。目前上海已經針對交通、旅游、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等12個領域制定具體的英譯規范分則,通過相關網站向社會公示后將于9月上旬對外公布。
改造大投入讓人吃不消
對出臺《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范》的事情,無錫單個小企業小商家感覺不到壓力,“找個廣告公司把字換了就行了。”但對一些大企業或連鎖商家就不一樣了,他們表示,“規范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是好事,但規范改造的大筆投入也讓人有點吃不消。”無錫某銀行永樂支行的負責人表示,嚴格一點用英文翻譯“支行”是有大小寫之分的,但現在他們銀行下屬所有的銅牌都統一用大寫字母表示,如果為了幾個字母的事情,就把所有的銅牌都換掉,所花的費用實在驚人。發愁的還有公交部門,無錫公交場站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無錫市區范圍內有5000多只公交站臺,現在站臺的英文名字都沒有將“站”翻譯成“Stop”,如果都要補上去,需要花費的費用將非常驚人,而且要把站牌都弄下來更換,將非常麻煩。
采訪中,記者還聽到許多商家的抱怨,“原先沒有標準,在店招上沒有人指導,現在有標準了,我們必須跟著標準轉,為什么相關標準不能走在前頭?”此外還有人提出,是不是非得有中英文對照才行?一些語言類專家也表示,公共場所看到的有些英文指示牌、提示性語言,往往一個地方的譯法與另一個地方的譯**有較大差異,很難說哪個就**正確。事實上,國際上也有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之分,對此的把握就必須比較審慎。翻譯工作不能太死,在特定情況下應該允許有例外,或者說是“總體從嚴、個別從寬”,在對待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問題上,一般允許兩種現象并存。(邵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