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4A級景區未降:門票降價還需倒逼機制

      

travel.china.com.cn 2019-01-11 09:18
“非重點”景區是現有景區的主體,特別具有較高品質、數量規模為5A十倍以上的4A景區,應該有更多的“積極推動成果”。
1月9日,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發布的《旅游綠皮書》披露,到2018年“十一”前夕,共有981個景區宣布免費或降價。但降價令在實施中依然存在些許問題,如降價幅度不大,又如沒有降價的5A級景區和4A級景區分別占總數的40%和80%。
2018年6月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要求,當年“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任務取得明顯成效”,規定了明確時間節點為“9月底前”。
從“十一”前發改委的兩次統計數據發布看,確有不小的進展。在8月29日,擬在“十一”前降價或免費開放的景區為314個,其中絕大部分景區是4A或5A景區,分別占比為49.36%和38.54%;在9月28日,降價或免費開放的景區增長到981個,其中絕大部分景區依然為4A或5A景區,分別占比為54.43%和16.21%。
從降價或免費的景區數量看,4A、5A完勝;從降價、免費景區的結構看,4A、5A同樣完勝。這和《意見》對重點景區的定義和關注有關。其他景區,如價格本身就不高的5A景區或4A及以下,乃至并沒有評定A級的景區,并不屬于重點景區的范疇。《意見》只是要求對其降價“積極推動”。但如果考慮到這些重點景區的總數量和其完成度,人們不禁生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感慨。
重點景區往往是游客集中的熱門“打卡”地,高企的價格直接成為影響游客旅游消費的重要障礙。因此,需要首先解決重點景區門票價格過高問題。但也要看到,“非重點”是現有景區的主體,特別具有較高品質,數量規模為5A十倍以上的4A景區,應該有更多的“積極推動成果”。
遺憾的是,無論重點還是非重點,推進結果都有點勉強。從8月底到9月底,增加的降價5A景區僅有38個。其中固然有些5A景區本身門票價格就不高的緣故。對于以4A為代表的非重點,盡管降價景區增加數量可觀,但是相比更大規模的“沒有降價”,成績里也似乎多了一些水分。
要在門票降價上取得更多的實實在在成果,更重要的還是“倒逼”機制的形成和完善。初始階段的倒逼,主要針對的是門票經濟,隔段時間就漲價的預期取消,迫使景區反思自己的核心吸引力到底在哪,這個已經基本上形成。
而更重要的倒逼,應該通過信息的更及時傳遞和更充分交流來完成。降價的原因、重點景區的定義、哪些是重點景區、入選重點景區的原因、門票價格的依據、沒有降價的原因、降價計劃或落實方案的要點……當前這些信息獲取難易度不同,為奉行“拖字訣”的景區提供了拖延的空間,很多理由都可以憑空而來。
試想,如果公布的信息里有降價的名單,也有門票過高需要降價的名單;公眾能夠知道哪些景區是“老賴”,哪些景區降價確實有困難;哪些景區做了工作,哪些景區只是擺姿態……這本身就是對門票問題的實質性推動。
(楊勁松)
責任編輯:路遙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