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地暖必将取代传统采暖方式成为采暖主流
电地暖以其节能、环保、舒适、健康等特点,迅速进入采暖市场,取得了人们的认可。电地暖以其优于水地暖的多项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地暖市场的份额,再加上天燃气的不断涨价,电地暖作为节能舒适的采暖方式取代传统采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程度需要的提高,仅城镇建筑采暖用能就已占国内商品能耗的近10%,建筑节能工作迫在眉睫,建筑节能包括围护结构和采暖系统2个部分。目前建筑方面已采用保温墙体和保温房顶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以及采用双层玻璃加强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来实现节能。采暖系统的节能则通过提高供热系统热源(锅炉房及热力战)和室内采暖系统的热效率而得以实现,地板采暖作为一种新的采暖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认可,地板辐射采暖作为节能舒适的采暖方式取代传统采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地暖认知度已经越来越高
(一)普及区域扩充
在中国,冬季集中供热采暖一直都局限在三北和华北地区,然而中原、华东等地区冬季零度以下也要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所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越来越多国外移民定居中国,对传统的集中供热采暖区域限制提出挑战。新型独立采暖方式因此迎来发展机遇。地暖以其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先进性,恰好顺应市场发展之需求。
地面采暖舒适,节能效果明显,目前,三北地区普及程度正在迅速提高,个别城市普及率可达70-80%,如河北秦皇岛、廊坊以及山东东营等。在个别地区,地暖已不再是新型取暖方式,而普遍成为建设单位的优选。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地暖已由大中城市推广到地县级城市,在区域上有较大突破,如上海、无锡、南京、合肥、九江、遵义、贵阳等低纬度城市、地区迅速接受并采用地面辐射采暖。
(二)认知度广为提高
即便是在普及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地暖在*初推广阶段也是极其困难的,居民的认知度、在采暖领域中的影响力均较低。地暖*初是以新兴技术姿态进入到采暖市场的,地暖的安装过程是隐蔽的,早期的地暖公司在推荐介绍、可行性分析、沟通设计、样板间演示、工程实施等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地暖工程伴随设计人员的推荐,建设单位的主动选型,工程实例的效应影响越来越来为社会认同。在推动地暖应用的过程中,地暖公司逐渐壮大,形成规模。2001年,东北市场只有专业的水暖市场,能零星见到一些地暖专用管材。到2005年,已至少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了解了地暖,消费需求推动城市建筑,尤其是民用商住楼采用地暖采暖的比例迅速上升,2005年地暖采暖方式约占总市场份额的30%以上,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
地板采暖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种供暖方式早在30年代就被公认为是一种*舒适的供暖方式。在欧洲、北美、亚洲的许多国家早已应用,而且应用面积极广,1994年已占德国、日本、韩国采暖市场50%以上,但在我国,地板采暖的铺装面积现在不到10%,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论:综上所述地板采暖系统初期投资在各种采暖方式中居于中等水平,但因其具有很好的节能性和与建筑寿命相当的服役期限,是一项回报很高的投资(该投资在家人健康,生活质量上的效益因无法**化而不在此进行分析
电地暖必将取代传统采暖方式成为采暖主流
电地暖与其它地暖的优势
1、电采暖在我国是2000年以后的新供暖方式,从远红外碳素发热板、地热电缆的间接供暖到各种直接电热的电暖器产品几年来於供暖事业是相得益彰的补充作用。
2、电地暖*大的优点就是**控制。不管室外温度怎样变,不管发热电缆加热怎样波动,由于采用了非常**的电子温控器,地表的温度和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基本上是非常平衡的,不会产生波动,这是散热器采暖和空调采暖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同时,电采暖会在每个房间都装温控器,所以更容易做到分室分时控制
3、电地暖的发展更多的是其灵活以及智能吸引了很多接收和意识比较强的消费群体。
4、我国电热地暖行业目前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这是发热电缆电热地暖同仁们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也得益于电热地暖本身的供暖优势带动了电热地暖的发展,并逐渐消除了由于印刷油墨电热膜顶棚供暖失败的应用状况而给政府主管部门、开发商、用户造成的极坏影响。
5、在中国北方由于有集中供暖的前提和历史,城市热力管网是已经建设好的,如果废弃比较可惜,而且改造为电暖也增加了电路容量的负担,在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电地暖作为北方没有城市热力管网楼盘,办公楼工厂的采暖补充,降低了城市管道的初始投入成本,同时平衡电力的季节差问题。在南方同样是这样的情况,南方的用电夏季是高峰,所以电路的设计都是按*大负荷去做,冬天电力确有很大的富裕空间,电采暖的应用平衡了电力使用上的季节差,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益处,也给用户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6、夏天的用电量比较大,冬天相对小,所以电取暖也是平衡能源季节差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与手段。电地暖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加上几年前的电力紧张等情况很多人对此的认识有很多的误区,随着大家对电采暖的全新的认识(社会,用户,商家的共赢)电采暖的发展必将的新的高度。
随着电力能源的稳定以及峰谷电价的扩展,电地暖的优势不停的凸显。
7、电力的价格:是目前*稳定的能源价格,在过去的30年中电价上涨3-4倍,而天然气和石油等的价格上涨了15--20倍,从经济的同比的发展上来说电的价格是稳中有降的趋势,而其他能源的价格不确定性以及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也证明了这点。
8、电地暖系统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无需用水,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解决了建锅炉房,储煤、堆灰、管网设置等一些列的占地问题,有利于城市规划。并且该系统完全防水,接头处亦做防水处理,整个系统耐潮湿。电地暖供暖系统的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几乎不需要维护,亦无水暖系统的跑、冒、滴、漏及暖气片冻裂等令人头疼的问题。
9、在北方地区,在采用了地暖系统的建筑中,采用电热地暖系统的建筑占5%~10%。
10、电热地暖的优势是明显的:单从节能减排层面讲,电能是*清洁能源,永远不会从减排的角度被排除在供暖市场之外。而电力紧张的缓解必将为电热地暖带来福音。
11、市场层面,由于电热地暖市场还没有真正红火起来,所以竞争显得不是很激烈,至少没有水地暖市场激烈。但是随着电热地暖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前景广阔。
12、综合几点促进电采暖发展的,
一、是舒适性的优越,每个房间的温控准确(每个房间一个温控)
二、是系统的可控性满足了个性的需求(控制更智能,包括以后与智能化家居的结合等都是引导了采暖的新潮流)
三、是寿命长,无需维护,比水暖更**和可靠
四、是投资与使用的费用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电地暖面临的问题
1.国家相关部门对电热地暖没有任何指导性意见,所以电热材料厂家完全可以任意以自己的营销方式对外宣传,如夸大其词、相互诋毁等;
2.不同生产厂家因技术含量不同,产品类型不同,生产成本不同,市场价格有差异是正常的,但是行业缺少公众认可的权威机构给予指导性意见,也缺少公众认可的有名品牌作为技术和价格参照体系,所以所有关联者对此心里没底;
3.电地暖概念仍然混乱、产品和技术描述混乱、施工工艺混乱、发热体厂家与地暖公司分工混乱、市场价���混乱;
4.归根结底,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地暖尤其电热地暖行业未来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没有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认真研讨包括电热地暖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等课题。加上受早期推广印刷油墨电热膜顶棚供暖期间产生的负面影响,仍然沉浸在“谈膜色变”的状态中,并因此暂时静观市场发展,等该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规范。
5、合理使用。居民在使用地暖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对电地暖的认识不普及。
6、电能作为能源的供暖形式还没有被政府部门认可,所以不仅没有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一些明确的限制规定、内部控制设计和使用电采暖的规矩仍在起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开发商要求做电热地暖,否则,设计师们决不会主动设计或推荐这种供暖形式,不少设计院的负责人虽然明知电热地暖供暖形式对于某些楼盘*为合适,但很少会允许他的暖通设计师们主动设计。当然,电热膜一直没有标准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没有依据,单凭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不能不让设计师担心。
7、注意7大问题让地暖更**
1).尽量选用大理石、地砖或地板配合使用。如选用木地板,只能选用复合地板,不可选用实木地板。木地板热稳定性要好,含水量偏低,这样地板受热后不易变形;地板尺寸宜薄不宜厚、宜窄不宜宽,以利于抗变形和利传导的要求;地板下的垫层不宜过厚,要利于热交换和传导。一定要选用甲醛等有害物质释放量小的地板,以免地板因烘烤而释放更多污染物质而危害您的身体健康。
2).地板上尽量不做大面积的饰物(如地毯等)。不安放无腿的家具,以免减少有效散热面积以及热空气流动导致热效应减弱。
3).地板不摆放普通泡沫及塑料制品。因为这些物品导热性差,容易造成热聚集,在长期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危害居住者的健康。
4).开启地板采暖系统要缓慢升温。不可操之过急,*好一小时升温1℃左右。在升温前保持地面干净干燥,以防地板因升温过快而发生开裂扭曲。
5).不要砸碰、敲击地面或在地面上揳入任何尖锐物。铺设在地面下的地暖管距地板面仅约3-4cm,如果不注意容易伤及地暖管。
6).地板铺装完毕*好做环保验收。由于用作地暖系统的地板为复合地板,其本身就存在甲醛释放量问题,而当其作为地热地板,在加热后,就更加剧了甲醛的释放。因此,在铺装完地热采暖地板后,一定要对其做环保验收,确保游离甲醛释放量达到标准规定。不能重价格买不环保的便宜货,否则后患无穷!
7).选用专业的品牌和性能优异的产品。选用专业的有实力的正规公司,不要贪图便宜找小厂商和流动摊贩。地暖行业素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之说,地板采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方案设计、产品选型、施工安装到售后服务,都要求专业的人员设计和操作,如果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维修难度将非常之大,工程艰巨复杂,甚至影响到整个采暖系统的正常使用、或者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还会埋下在后期的使用中加大系统能耗、增加使用成本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