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0月17日08:21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大鵬國家地質公園聲稱今年底要開園,目前卻面臨一道難題:博物館安保系統驗收仍未過關,有可能阻礙開園的步伐。該園相關負責人10月1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公園35個建設項目,除安保系統外已全部竣工,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缺乏安保措施 展品仍沒“上架”
大鵬國家地質公園未開放“人氣”已很旺。記者了解到,公園總面積150平方公里,地質遺跡保護面積就有50.87多平方公里,園內有海拔869.7米的深圳市**高峰七娘山和綿延67.8公里的海岸線。據有關方面估計,地質公園開園后每日接待游客將達一萬人次。
地質公園*大的功能,就是要向市民普及地質科學知識,因此公園的博物館屬于重點建設項目。記者了解到,博物館建筑造型設計靈感來源于大鵬半島的地質景觀,隱喻古火山噴發所留下的熔巖,博物館有五種不規則的窗戶,表達出天然火山巖多孔疏松的特質,該建筑曾獲國家設計大獎。
展品是博物館的核心內容,經過一年多的收集,博物館目前共有展品473件,總投資1822萬元。但令人遺憾的是,博物館安保系統有一套嚴格的驗收標準,由于缺少博物館安保系統建設的經驗,目前博物館安保系統驗收依然沒有“過關”,展品也未能“上架”。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園正與公安部門進行溝通,努力進行整改,若安保系統能“過關”,大鵬國家地質公園今年一定開放。
未來將與登山協會聯動救援
一直以來,市民登七娘山時有迷路需要救援,大鵬國家地質公園開園在即,救援的手段和力量頗受外界關注。
記者看到,地質公園的主峰和次峰都覆蓋了手機信號,手機信號發射桿上還設有手機萬能充電器,而且路上設有標明高度和經緯度的位置標識牌,非常方便市民打電話求救。據了解,地質公園登山科考路線沿途設計了21基風光互補LED路燈、21處手機充電服務站、10處服務點、7座風雨亭、18處觀景平臺,為登山游客提供便利服務。
大鵬國家地質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地質公園引進了中國移動和聯通公司,在山上建設了多座發射桿,除極個別山坳,山上一般都有信號。公園開園時也會給游玩的市民派發印有應急電話的導游手冊,方便市民及時求救。
據介紹,公園已成立了近40人的專業救援隊伍,目前正在進行培訓,并分三班24小時在山上巡邏。公園救援隊伍正與大鵬和深圳登山協會的相關救援隊伍磋商,準備建立聯動機制。一旦山上游客出現緊急情況,在公園的請求下,深圳登山協會將義務派出專業人士**時間趕來救援。
即將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目前,大鵬國家地質公園已完成兩條登山科考路線,分別為主峰線和鹿雁線。主峰科考路線由新大至七娘山主峰,鹿雁線由鹿嘴至七娘山次峰大雁頂。
據悉,登山科考路線設計借鑒了香港郊野公園的成功經驗,廣泛征求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及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意見,提出了原生態設計理念。登山科考路線保持了原有砂石路面,臺階用碎石及原木鋪設,碎石間嵌入草籽,人工痕跡較少。
采訪中,大鵬國家地質公園又傳來一個好消息:今年初,市里已批復同意開展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工作。據公園管理人員介紹,公園二期建設還有更大的手筆,將在海邊架起長約12公里的海岸棧道,從鹿嘴跨越到東涌,到時游客可身臨海岸地貌之中,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記者 王湛)
(責編:張文琪、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