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旅游報
繼續大力推進全域旅游
3月12日,第十二屆國內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列席會議后,在人民大會堂國內兩會“部長通道”接受了中外媒體集體采訪,就全域旅游、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加強A級景區監管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據了解,這是李金早連續兩年在國內兩會“部長通道”就公眾關心的話題回答記者提問。
全域旅游如火如荼 現代治理機制取得突破
“習**總書記對全域旅游高度重視,去年在基層調研視察時明確提出,‘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李金早說,在新發展理念**下產生的全域旅游戰略,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和國內上下的積極響應,各地迸發出實施全域旅游的巨大活力。
對于全域旅游概念,李金早進行了簡要概括。他說,全域旅游是相對于景點旅游、景區旅游而言的,本質上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的發展思路、發展模式,是發展戰略的再定位。發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從原來孤立的點向全社會、多領域、綜合性方向邁進,讓旅游的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科學準確地把握全域旅游的內涵,要緊密結合大眾旅游時代背景和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來理解。李金早介紹,中國現代旅游業的發展,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初。由于中國旅游業起步晚,必須要有一批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這一階段的發展,為中國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
李金早強調,伴隨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和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原有的景區景點旅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形勢和需求。在當前我國旅游結構中,非景點旅游占比達到80%,住賓館飯店的游客比重也越來越小。鄉村旅游的火爆就是一個縮影,游客更愿意住民宿、住農家,這就要我們從景點旅游轉變到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全域旅游對現代旅游的治理機制提出了新的任務。”李金早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旅游管理體制改革,要有適合全域旅游格局的體制機制,從過去部門的單一管理過渡到綜合管理,要建立適合全域旅游時代特點的現代旅游治理機制,有效緩解綜合產業和綜合監管與原有體制之間的矛盾。具體來講,就是“1+3”管理體制,其中“1”是指旅游發展委員會,“3”分別是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
李金早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有21個省(區、市)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13個省(區、市)設立了旅游警察,澳門也于近期設立旅游警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并在不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很多省份在試點旅游巡回法庭,通過流動式巡回辦案,及時調解旅游行程中的紛爭;工商旅游分局主要對欺行霸市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進行治理。
狠抓鄉村旅游 旅游扶貧和旅游富民取得突破
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勝**小康的重要任務。如今,很多鄉村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旅游,讓更多貧困戶吃上了“旅游飯”、走上了致富路。鄉村旅游成為旅游扶貧的主陣地,旅游扶貧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
李金早用一組數據回應了各界對旅游扶貧效果的關切:2015年,國家旅游局提出,“十三五”期間,通過旅游業發展帶動國內1200萬貧困人口脫貧,占國內扶貧人口的17%。
貧困地區往往有著發展旅游業的天然優勢。李金早說,總體來看,越是貧困的地區,山水景觀便越有特色,保護得也越好。過去,這些貧困地區交通條件不便,這在客觀上有利于保護原有的自然山水景觀。現在,旅游業發展強調保護性開發,這些貧困地區恰恰*有條件,如廣西、云南等扶貧任務艱巨的地方,旅游扶貧的比重遠遠超過17%。
據了解,2015年以來,國家旅游局會同發改委、國土部、農業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國內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八大專項行動,開展資源普查,精準扶貧對象,對國內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進行旅游資源普查,并設立國家鄉村旅游扶貧觀測中心,推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從實際情況看,近兩年來,國內旅游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國家旅游局去年8月發布的《國內鄉村旅游扶貧觀測報告》顯示,按照貧困村觀測點測算,2015年國內建檔立卡貧困村通過鄉村旅游實現脫貧人口達264萬,占年度脫貧總人數的18.3%。國務院扶貧辦負責人日前也透露,旅游扶貧已覆蓋到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同時,景區帶村、能人帶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旅游精準扶貧模式正在國內各地涌現。
李金早說,鄉村旅游的成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扶貧,另一個是帶動村民致富。“對于已經完成脫貧任務的省份,如東南沿海地區,鄉村旅游發展也大有可為,可以帶領農民通過旅游實現致富。”
記者從國家旅游局獲悉,2017年,我國將大力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會同農業部抓好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創建工作,推進鄉村旅游后備箱行動計劃,引導鄉村旅游投資向多類型、多業態鄉村旅游度假產品拓展,實現鄉村旅游投資5000億元,鄉村旅游消費達到1萬億元以上。
景區實現動態監管 徹底打破A級景區終身制
長期以來,A級景區管理水平不高、門票居高不下、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飽受社會各界詬病。如何強化景區監管、擦亮A級景區金字招牌,為游客營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旅游消費環境呢?
就此,李金早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國家旅游局敢于作為、重拳出擊,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近期以來,國家旅游局對旅游景區,特別是4A、5A級景區的管理力度不斷加大,查處了一大批不合格景區。去年,國家旅游局對3家問題突出的5A級景區實施摘牌,對19家游客反映問題較大的景區提出警告,對57家4A級景區進行了摘牌處理,并對55家存在問題提出了警告。
李金早表示,下一步,國家旅游局將推動A級景區管理實現“有進有出、有獎有罰”,建立完善進出有序的景區動態管理機制。國家旅游局還將根據游客反映的突出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對于暗訪過程中發現的欺客宰客、違規經營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持續保持對不法經營行為的高壓態勢。
李金早在接受中國旅游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國家旅游局將著力整治旅游市場秩序和不文明行為,不斷優化旅游消費環境,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監管體系,繼續開展“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繼續抓好文明旅游正面宣傳和不文明旅游及旅游失信懲戒等工作。(記者 左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