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保護區旅游標識牌設計流程:
( 1) 確定標識牌類型。根據解說的對象, 確定標識牌在整個自然保護區旅游標識系統中的類型, 如是屬于導視牌、景點介紹牌還是環境解說牌等等, 從而保證同一類標識牌在風格等設計上的大體一致性。
( 2) 確定標識牌材料。根據解說對象周邊的環境, 解說內容中圖件和照片的應用、顏色、*佳視覺效果等特點來考慮選用合適的解說材料。
( 3) 確定標識牌的內容。根據解說對象以及解說目的, 確定解說的角度和解說內容的具體組成部分。如是從科普還是趣味性角度, 是只有文本還是文本和圖件、照片的綜合等等。
( 4) 確定標識牌造型。根據自然保護區的特色和所能選擇的材料確定標識牌的造型樣式, 如是采用平面標識還是造型標識等。
( 5) 確定標識牌內容排版。根據確定的具體的內容組成和標識牌的造型進行版面的布局設計。如文字的排版方式、圖片的安放位置及大小等。排版過程中通常選用平面設計軟件如Coreldraw、Photoshop 等等。
( 6) 確定標識牌的體量。根據解說內容、選擇的材料以及所要安放地點的環境特點確定標識牌的體量, 包括標識牌的長、寬、高以及安放方式等等。
2. 自然保護區旅游標識牌設計方法:
( 1) 標識牌風格設計。由于自然保護區的類型有多種, 各種類型的保護區又有特殊的環境背景, 所以旅游解說標識牌的設計風格也有多種。大體來說可以概括為小巧精致、質樸粗獷和簡潔唯美三種主要風格。不同保護區標識具體風格的選擇可以根據保護區的特色來考慮, 如對于濕地類保護區可以選擇小巧精致的風格設計, 而對原始森林類的可以選擇質樸粗獷的風格設計,必要時也可以多種風格聯合使用以達到設計要求。自然保護區標識設計的三種風格本質上都要求簡約, 所以在標識牌的選料選擇、組合方式、內容組織上面都應該力求精練、簡單。材料選擇時除要求選擇當地的材料以外, 還要求材料的形狀, 樣式簡單一點, 不要選擇形狀過于復雜或者怪異的材料。對材料加工組合的時候只要簡單拼接, 方便書寫即可, 不要為追求視覺效果的沖擊力而過于注重造型的奇特性。內容組織上要求從確定的解說角度簡練概述, 力求精練、科學、準確。例如在神農架***自然保擴區旅游標識牌設計中, 由于保護區大的背景是原始森林和山體, 所以旅游標識牌的設計中主要體現了簡約、質樸粗獷的設計風格。設計過程中選取了神農架神農頂景區的石材和木材,且材料的樣式簡單常見, 如河道里天然的石頭等。材料的運用比較簡單, 只進行簡單的組合拼接, 石材則也只是小范圍打磨, 沒有進行過度的造型設計。文本內容精練,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科學性。
( 2) 標識牌材料選擇。自然保護區需要根據解說對象所在自然環境特色以及標識牌的類型選擇標識牌制作的材料。一般而言自然保護區內可選擇的生態材料有木材、石材、竹材等。具體選擇時要求盡量就地取材, 即在解說對象周圍小范圍內選擇可用的材料, 以實現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效果。對于解說對象周圍無適合材料的, 應該在盡可能近的地方選擇與環境協調的材料。如周圍環境是山石, 就應該選擇石質相近的石頭, 切忌用完全不同的石頭或者別的材料。在神農架標識設計的案例中, 由于其區域內大部分是原始森林, 所以選擇的大多數材料都是木材, 且在工藝加工的時候還要求做了一定程度的處理, 使的標識牌能很好地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之中。
( 3) 標識牌造型設計。標識牌的造型體現了自然保護區的特色和文化內涵, 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根據保護區的特點進行
設計, 不能隨意憑空想象, 更不能照搬照套城市標識設計的那一套造型原則。通常情況下自然保護區標識牌采用平面構架造型、臥式造型或者是保護區特色動物造型, 具體的側重點要求根據保護區的特點來選擇。如珍惜動物保護區就可以多用動物造型, 濕地保護區則應該側重平面構架造型, 而山體或者原始森林可以選擇架構或者臥式造型的綜合運用。例如神農架保護區大的環境背景是山體和原始森林, 旅游標識設計中選用木材的標識版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平面構架造型, 即兩邊用立柱做支撐或者是單立柱支撐, 用木材拼接成面用于內容的書寫。這種造型突出了原始風味與野性, 與保護區的環境融合較好。
( 4) 標識牌內容設計。標識牌上的各種信息主要通過文字進行傳達。文字的選擇、設計與排版, 都直接影響信息傳達的效率與效果。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必須給以足夠的重視。在具體的設計時, 根據平面設計基本要素的特點, 一般用線條勾勒旅游線路。粗線表示主游線, 細線表示支游線, 線條顏色主要以白色、灰色、黑色為主。各個景觀用小點表示并在旁邊注上景觀名稱, 采用對稱的方式布局來達到均衡的視覺效果。為避免過于簡單或者是呆板,可以適當加入照片來進行調節。按照這些方法, 在神農架的圖件設計中主要運用的是對稱平衡來進行構圖, 用純黑色的線作為景點外圍的公路, 稍微粗點的帶黑色輪廓的白線表示景點內部的主游線, 細點的為環線。圖件背景顏色采用的灰褐色, 與標識牌和字體的顏色對比適中,視覺效果比較好。
( 5) 標識牌體量設計。自然保護區旅游標識牌的體量大小彈性比較大, 具體的尺寸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特點和標識牌所要承載的內容來確定。景區內外可以考慮用大體量的標識牌, 具體的可以根據安放空間的大小來確定。景區內對于安放環境比較偏且內容較多的標識牌可以稍微大一點, 這樣可以吸引視線, 且有足夠面積書寫內容又不會出現遮擋視線的情況。安放在開闊地的標識牌則要小一點,不能破壞環境的整體美感。另外, 設計還要考慮游客看標識時的視覺舒適度。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考慮才能設計出與環境**融合的標識牌。例如神農架的標識牌體量設計, 在景區入口的標識牌由于安放空間比較大, 展示內容比較多而且背后靠山, 為彰顯它的氣勢, 設計中盡可能地運用了空間。設計標識牌長為10 米, 高為4. 5 米。其景點介紹牌為2 米, 高為1. 8 米左右, 內容上端基本與游客視線保持水平。而其它立式牌子大致都在1 米到1. 5 米左右, 具體的體量都根據內容、視覺效果和環境背景做了相應的調整。自然保護區旅游標識牌設計完成之后, 能否達到設計的效果還要取決于諸多因素, 如標識牌的制作效果、安裝效果以及管理維護等等,所以保護區標識牌的設置要對每一個環節進行認真考慮才能達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