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hsw.cn 來源: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本報訊 (記者 陳黎) 16日本報報道了因缺乏統一標準,一些景區、道路英文標識翻譯離譜的消息。一些景區開始主動排查轄區內的英文標識。專家提醒各景區,目前不要急于修改景區譯名,等月底我省《公共場所公示語中英文譯寫規范》出臺后,再一次修改到位。 景區名稱內涵*難譯
專家組探討規律 連日來,省質監局網站上《公共場所公示語中英文譯寫規范》首批三標準征求意見稿,引發市民熱議。大雁塔、碑林、天池、大唐芙蓉園……縱觀旅游景區名稱,無不飽含著陜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專屬名詞命名的景區數量極大,不少英文譯名多則使用了幾十年,少則幾年。因為翻譯規律不好總結,因此成為此次我省制定《規范》的專家組討論的焦點。
目前“大唐芙蓉園”景區的譯名認可度較大。“Tang Paradise”意思是“唐代天堂”。這個譯名沒有從字面直譯,而是從內涵入手,表達也較簡潔,國外游客也能一下子領悟深意。可大量按字面意思翻譯的景區名太多,專家組若一一計較,就形成巨大的工作量,并不斷涌現新的分歧。
比如大雁塔應該按專屬名稱對待,直接用拼音表示還是字字翻譯,延續使用“Giant Wild Goose Pagoda”?天池、曲江池、太液池,雖然都帶“池”,但這些水域景區大小卻差別很大。那么這個“池”翻譯應用同一個英文單詞,還是針對池的實際容量分別使用不同的單詞?標準應該是什么?碑林的“林”又該怎么翻譯?
譯名不要著急改
等待標準出臺
景區專屬名稱難翻譯,問題多是一個普遍現象。目前國內各地都沒有設立此類標準。此次我省《規范》制定專家組幾十名成員正在積極探討,要給這類難翻譯的專屬名稱制定一個細化標準。
“景區譯名不好,不能都怪翻譯的人水平不行。*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標準,所以翻譯起來就全憑個人經驗和習慣用詞。”制定標準的專家組成員之一、西安外國語大學教授烏永志告訴記者,各景區先不要急著改譯名,要等標準修改完成后,再根據標準進行修改。
記者獲悉,一個眾所周知的景區譯名一旦使用,修改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幾十萬元都不算多。大到公路指示牌、戶外廣告,小到各種宣傳冊都要一一修改。
所以,專家建議景區現在不要急著修改,等待標準的出臺。專家同時建議景區要重視自己的英文譯名,“要像起中文名一樣重視,因為在外國游客眼里,譯名不僅代表一個景區,還代表景區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