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鳳山水城門遺址公園“遺世獨立”

      
2010-4-22 16:16:26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中東河歷史碎片、橋梁整治、立面整治方案公示
  繼上周新中東河綜保工程區域旅游策劃方案及景觀照明方案紅樓公示后,昨天開始,新中東河綜保工程《歷史文化挖掘與展示》、《橋梁整治方案》、《立面整治設計方案》三個專項方案在紅樓公示,為期一周,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讓市民感興趣的是,中東河沿岸橋梁打通改造,沿線慢行系統溝通,將成為周邊居民散步休閑的又一大去處。
  重拾歷史碎片相對獨立的鳳山水城門遺址公園
  為了更好地保護中東河現存的為數不多的歷史文化遺存,此次整治,將在主要景觀節點、橋梁、船閘、部分沿河岸線設計布置展示歷史文化碎片。
  中河仍舊以南宋文化為主線,重點展示太廟、德壽宮、南宋御街、鳳山門等遺址文化,東河重點打造的是市井文化展示廊,重點展示五柳巷邊的市井生活,慶春路周邊的金融文化,壩子橋附近的絲綢文化,還有直大方伯的宗教文化等。
  其中的鳳山水城門遺址公園值得一提,遺址位于中河邊,穿越了鳳山門,鳳山門和六部橋均為市級保護單位,曾是南宋皇城標志性的水門和橋梁,承載了數不盡的歷史文化,該節點現狀植物較為密閉,使得該區域相對獨立,與周邊聯系不大。此次整治,將保留該空間內原有構筑物,梳理空間,設計開放性的廣場空間,使其與中山南路歷史街區空間相接,并成為城市路段的重要節點。
  整治橋梁溝通沿線慢行系統
  中東兩河上有眾多橋梁,這些橋梁是中東河發展的見證,多數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宋代或明清時期,中東河是杭州橋梁分布*多的河道之一,是一座活生生的橋梁博物館
  中東河上共有51座橋梁,其中整治橋梁39座,新建橋梁8座,拆除重建橋梁2座。在整治橋梁時,注意溝通兩岸的游步道,使慢行系統能夠全部貫通。為了更好展示歷史文化,還要充分利用橋下空間,對欄桿、鋪地、橋墩等部位采用浮雕、壁畫、銅雕等裝飾。
  除了河流,中東河沿線建筑將進行立面整治。中河城南毗鄰中山南路的區域,以傳統中式為主要形式語言,像有名的菊英面館,就是青磚砌墻,功夫雕花,而向北延伸,則過渡到現代的建筑形態。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