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4 12:25:53成都日報字號:[大 中小]
去“***”濕地公園賞純美自然生態,以后不用往省外跑了。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近日,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成為我省首批、我市頭個國家濕地公園。這為快速推進彭州災后重建,加快濕地系統恢復,合理開發利用濕地景觀資源,創造良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濕地生態系統,將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新批準的“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四川省彭州市中部,總面積1097.4公頃。公園范圍由湔江、白鹿河以及牌坊溝水庫所在區域和西河水庫所在區域四部分組成。湔江規劃范圍上至龍門山鎮的鳳鳴湖,下至湔江出關口處止,全長約25.8公里。“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大的特色是景觀優美而富于變化。”
據了解,整個濕地公園從鳳鳴湖到下游關口大橋一帶,都是在規劃之內,總面積30多公頃。省林業廳野保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彭州市西北部典型山地—平原生態過渡區,該區域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有著落差巨大的河流濕地與大面積發育的季節性河漫灘濕地,同時也是*具特色和保護價值的濕地生態系統。“湔江濕地公園,在高山峽谷間河道蜿蜒,濕地地質地貌景觀壯美秀麗,景觀優美而富于變化,有利于濕地生態旅游的開展。”據介紹,該濕地公園所在區域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特別是典型的川西農耕文明與古蜀文明賦予濕地景觀特殊魅力。
據了解,與彭州湔江國家濕地公園一道,我省廣元南河也被正式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自2005年**個國家濕地公園誕生以來,至2009年中國已有國家濕地公園38個,總面積達36萬公頃。而此次是我省**獲批國家濕地公園,對進一步推動我省濕地保護和濕地公園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新聞名詞
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這一概念主要使用于我國。濕地公園是以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為主體,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維護濕地生態過程和生態服務功能并在此基礎上以充分發揮濕地的多種功能效益、開展濕地合理利用為宗旨,可供公眾游覽、休閑或進行科學、文化和教育活動的特定濕地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