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規范漢字表專家稱宜取消漢字微調

      
                                   來源:羊城晚報
               
 據《光明日報》今天報道:*近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出現44個漢字的寫法有微調,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爭議,大概專家也沒有想到。近日《通用規范漢字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曹先擢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專訪提出個人意見認為,44個漢字的微調宜取消。
 
     記者:這次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44個漢字的寫法有微調。這次改動的初衷是什么?您作為《通用規范漢字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對這事怎么看?
 
      曹先擢:一、我覺得向社會征求意見是完全正確的。語言文字標準有三性:政策性、學術性、群眾性。廣泛征求意見,是體現群眾性的好方式。
 
      二、對44個字的寫法“微調”,有如此多的反對意見,出乎我所料。香港大學教授姚德懷先生(香港中國語文學會領導成員)來信說,此次“微調”是“多此一舉”。他說:“前年上海曾鬧笑話:上海小學生要‘拆’日本食店吉野家Yoshinoya的招牌,認為這家店的‘吉’字上半寫成‘土’而不是‘士’,不規范。”我覺得姚先生的意見值得我們考慮。如果44個字是認定的規范字形,那么,此前的字形是否是規范的?如果是不規范的,怎么辦?商務印書館**編審、對字形問題素有研究的曹乃木先生說,這次44個字的寫法微調的一個根據是“避重捺”,但是,除了這44個字以外,重捺的字還有一些,如18畫的“蹩”字等,怎么辦?
 
      三、簡化字我們有三個標準,這三個標準不是在一個層次上,*重要的層次是《簡化字總表》,這是國務院批準公布的。《**批異體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是部級標準。微調的44個字所依據的是《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把字形問題與《簡化字總表》處在相同的層次上來看待,不妥。以前分級是很有道理的。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是沒有看到的,對我來說也是新的學習。
 
     四、印刷體與手寫體的關系問題沒有解決。《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冠以“印刷”二字,到了《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沒有“印刷”二字,性質就有變化,而到了《通用規范漢字表》,帶上“規范”定語,可謂三級跳。印刷體與手寫體二者有聯系,但是又有區別,這種關系似乎沒有研究清楚,所以現在的問題也不是新出現的。我個人的意見是44個漢字的微調宜取消,當然這要經過充分討論,*后報領導部門審批。
 
      記者:當大眾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這種變動時,應當以誰的意見為準?專家是否應該充分考慮人民大眾對漢字用法的約定俗成?
 
     曹先擢:我們征求意見的態度是誠懇的,當然要考慮大多數人的意見,何況許多意見是有道理的。“規范”應是對于字的應用的范圍,這次的問題在于,“規范”延伸到了書寫的筆形上;筆形是書寫單位,不是獨立的應用單位,操作上有很多困難,過細了,可能給大家書寫帶來不便。
 
 
                 曹先擢簡歷
       1932年生,195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辭書學會名譽會長、《通用規范漢字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曾任《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審定委員會主任,曾主持《新華詞典》編纂工作。著有《通假字例釋》、《字里乾坤》、《漢字文化漫筆》、《八千種中文辭書編目提要》(主編之一)、《談談普通話異讀詞審音》等。)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