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旅游到2012年沖刺進入國內主要旅游城市前**

      
                     來源:昆明日報    發布時間:2009-07-20 
                   
         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仇和在昆明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建設旅游經濟強市,是市委、市政府推進昆明旅游“二次創業”的*新目標定位。到2012年,要確保昆明旅游總收入在西部地區實現“爭一保二”,沖刺進入國內主要旅游城市前**;努力把昆明建設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成為“中國**、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改革開放30年,昆明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飛躍。但是近幾年,昆明旅游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昆明正在由傳統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逐步淪為旅游中轉站、過境地。旅游總收入在全省的占比持續下降,由1995年的49.1%下降到2007年的30.2%。與同處西部的成都相比,差距不斷拉大。2000年,成都旅游總收入只比昆明多出29.63億元,2008年則比昆明多了176.62億元。
 
         對此,仇和表示,昆明旅游業發展正處在慢進則弱、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必須振奮精神、正視差距,**加快推進昆明旅游業由單一觀光型向觀光度假、康體休閑、會展商務的復合型轉變。
 
         仇和說,從發展條件來看,昆明具備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發展功能來看,旅游業既是一個反應快、恢復周期短的應急產業,也是一個生命力強、彈性大的潛力產業。旅游業關聯109個行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點;1個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能帶來5個社會就業機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5元;旅游投資每增加1元,可帶動其他行業投資5元。因此,要注重旅游業的發展功能,提升旅游業的綜合效益,為實現昆明跨越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仇和還提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昆明旅游經濟強市建設中,要提升旅游發展理念,把改善交通作為促進昆明旅游“二次創業”的主抓手,有了“大交通”才有“大旅游”;**旅游體制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壯大旅游企業規模,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特色+規模+檔次,努力打造“旅游企業航母”,鼓勵中小旅游企業發展同業聯盟,推進旅游連鎖經營;深化旅游產品開發,打造有昆明特色的旅游產業體系;加大旅游開放力度,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國內外知名旅游企業,鼓勵在昆設辦事處,努力把昆明建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優化旅游軟硬環境,建立*透明的旅游市場進退機制、*嚴格的從業人員信用懲戒機制、*健全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機制;培強旅游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旅游職業經理人才市場,積極引進昆明市急需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云南省旅游局局長喻頂成表示,昆明旅游業在全省旅游業三分天下有其一,堪稱全省旅游發展的“晴雨表”——昆明興、全省興,昆明旺、全省旺。昆明旅游業應充分發揮省會中心城市在會展、商務、康體、休閑、度假等方面的優勢,打造新型旅游產品。在發展旅游業當中應注重招商引資,抓好旅游要素聚集和產品業態的開發;在交通、景區、酒店、旅游標識標牌上體現國際化,還要與省內、省外旅游城市共建旅游線路、共樹旅游品牌,在未來5-10年登上新臺階,為全省旅游“二次創業”發揮更大作用。
 
        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祖林對昆明旅游產業發展作了具體安排和部署。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