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獅山公園將建六大功能區 游客可感受嶺南文化

      
          南寧獅山公園將建游樂健身區、生態體驗區、草坪區、松竹靜憩區、竹影休閑區等六大功能區,未來的獅山公園將更加漂亮,成為一個“以嶺南園林文化為主脈,以竹子文化為特色”的特色公園。記者昨日從南寧獅山公園獲悉,該公園二期建設規劃正式通過評審,項目將于年內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完工。
 
                   打造六大功能區
 
         獅山公園二期建設項目安排專項資金約為2000萬元,規劃重點在于公園未建成的區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園林建設、環繞小品、綠化工程等。
 
         據介紹,獅山公園二期工程規劃設計理念是以竹子景觀為紐帶,以水域景觀為中心,以嶺南建筑為脈絡,有機串聯起規劃景區的各個景點,將竹文化景觀與傳統嶺南園林景觀巧妙結合。同時增強公園的可游玩性、觀賞性、科普性等。規劃后的公園將成為一個滿足市民休閑、娛樂要求的綜合性城市生態型公園。二期建設區域分成六大功能區。
 
        濱水活動區:該區位于公園的中心地帶,利用原有山塘的低洼地,挖除土壩,且筑駁岸,將低洼地貫通,形成面積約98畝的湖面。部分區域沿湖設置游步道,在較緩的區域布置觀景平臺以及水榭、游船碼頭、景橋、亭廊等園林建筑,豐富濱水景觀。水中栽植王蓮、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營造景色優美的濱水景觀。
 
       游樂健身區:該區位于公園的西北部,現狀為緩坡地形,根據現狀條件合理規劃設置趣味健身場地、卵石健身步道和野外拓展廣場等活動場地,周邊布置供游人休憩的廊亭,服務游客游樂健身。場地的設施采用清新淡雅的風格,局部布置特色小品和景石。
 
        生態體驗區:該區位于公園的東北部,擬修建游步道,在植被較好的地段開設棧道,在公園北部山頭、山坡和山坳等區域種植闊葉混交林等,形成多色彩、多層次的植物景觀,同時設映紅坡、醉林道、林間間道、林下康體空間等景點,讓游客領略自然生態的植物群落景觀。
 
        草坪活動區:該區位于公園南部,目前該區域東北邊緣有茂密的臺灣相思樹,林下分布有毛杜鵑、大葉仙茅等,該區域內80%的面積為草地,因此本次規劃基本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使其形成自然疏林草坪的景觀效果,可供游人舉辦大型的戶外活動。
 
         松竹靜憩區:該區域包括獅山和獅山南麓的山槽,獅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松林,南麓山槽有郁郁蔥蔥的竹林。在本次規劃中,該區域將設游客登高眺望亭臺,松林間修筑登山竹廊,方便游客登山歇腳和觀景。同時,在獅山西南麓,利用較為有利的條件和已經頗具規模的竹林修建“竹文化景區”,設竹林小場地、竹詠詩廊、竹樂園、竹藝坊等景觀。其中,竹詠詩廊為一處休息和展覽兼用的長廊,展示怪詠竹的詩歌或書法作品,竹樂園則是采用竹子為材料制作兒童游具的游戲場地。
 
         竹影休閑區:該區域北接西大門,根據區域的需要設置了竹藝坊等景點,方便游人休閑賞景。
 
                   種植特色植物體現四季變化
 
         種植綠色植物不僅可以成為城市的綠肺,也為公園園林小品造景增添色彩,在南寧獅山公園二期工程規劃設計方案中,記者發現,該方案比較多運用種植綠色植物來打造未來的獅山公園。園林的綠化設計遵照生態優先、生物多樣性、適地適樹、生態與藝術的植樹種草的原則,在滿足植物正常生長的條件下,植物造景注意季節變化,創造出春花爛漫,夏陰濃郁、秋色斑斕、多景蒼翠的四季美景。
 
                   處處可見“嶺南文化”
 
        未來的獅山公園是以竹子為特色的公園,自然竹子品種就非常多,有紫竹、掛綠竹、大佛肚竹、觀音竹、金竹、唐竹、方竹、傣竹等,許多竹子是在邕城難覓蹤影的。
 
        除了綠色植物外,記者看到園區內的建筑設計也圍繞“嶺南文化”展開,園林的主調以古樸為主,給人以返璞歸真的感覺,為此,園林中各種基礎設施包括坐凳、音箱、指示牌、治安亭、垃圾箱、鋪裝等都異常古樸別致,**韻味,與現代抽象藝術**結合,給人以視覺享受。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