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共標識規范滿意率不足5成 英文廁所只知WC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09-01-14  09:28:19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近日發布的《2008年中國公共服務公眾評價指數報告》中指出:我國公共標識規范化工作目前難以令人滿意。
 
                   道路交通標識*應改善
 
   在此次調查中,認為公共設施標識非常規范和比較規范的被訪者占總體比例不足5成(47.7%),且鄉鎮地區的標識規范化問題更為嚴重。認為公共標識符合規范的受訪者比例從城市到鄉鎮逐級遞減,城市是62.3%,城鎮為47.2%,到農村只有41.1%。即使在公共標識規范性較好的城市地區,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情況相對較好,而只有35.9%的武漢公眾對本市公共標識規范化工作表示認可。
    
調查結果顯示,公眾認為*應該改善的是道路交通標識,其次是公共廁所和大型社區的標識。
 
                   廁所譯成“WC”有點兒土
 
    識別和指示方向是公共標識*基本的功能,因此,標識的規范應以“認”為先,但事實卻是不少地方的標識存在著“標而不識”的問題:一是標識的指示功能不到位,如有些道路的指示材料存在反光的問題,在道路轉彎處缺乏預先提示,缺乏對主要標志建筑和區域的指示等。二是公共標識的中英文對譯混亂,比如同樣是“路”,存在“lu”和“road”的拼音與英文混用的多種譯法,而對于“廁所”這個詞,在中國似乎很喜歡譯成“WC”,殊不知“WC”在英美國家是一種較粗俗的說法,早已不再使用,規范譯法應該是“toilet”。
 
 
                   多頭管理造成城市標識系統混亂
 
    公共設施標識規范化工作是一個系統工作,而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管理工作則呈分散狀態。旅游標識歸旅游部門管理,街道路牌歸城管負責,交通設施則由交通主管部門負責。這種管理職責的分散使得公共標識規范工作被強行拆分,造成城市大系統的標識混亂。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