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旅游時代的旅游創 新

      


原創: 旅游產業觀察作者專欄 旅游產業觀察 3月20日

編者按國內較具影響力的旅游財經評論新媒體

旅游產業觀察有話說:

在現代體驗旅游發展的形勢下,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市場進行細分,并選擇某一個或幾個細分市場進行“深耕”,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滿足細分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是新時期旅游市場開發的基本思路,也是體驗旅游時代的旅游開發運營的創 新。相對于過去的無差異市場定位模式和“等客上門”的產品營銷思想,這是踐行創 新驅動發展模式、主動作為的表現。深耕細分市場需要對旅游市場需求特征和發展趨勢的深入研判,需要對自身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準確認知,是對資源整合和創 新能力的全 面考驗。同時,根據細分旅游市場的需求,來指導開發建設和運營,也是旅游創 新的具體落實。


在現在的上等旅游時代,游客的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細分客源市場,創 新產品開發,方能致遠前行,過去“一款產品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何做好體驗旅游時代的旅游創 新是我們當下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以下是我對體驗旅游時代關于旅游創 新的五點啟示:

01

應全 面理解體驗經濟的內涵和要求,重視策劃,創 新策劃。旅游經濟是體驗經濟,體驗需要精心設計、創意策劃。應全 面理解體驗經濟的理論要點,結合目標市場的需求特征和本地實際,思考如何為這一市場群體塑造豐富、獨特、深刻的體驗,重點包括主題概念如何遴選?支撐線索如何尋找?參與活動如何策劃?產業要素如何組織?尤其值得強調的是,旅游市場、產品、活動、形象之間應具有內在的相關性,力戒各自為政、貌合神離。在這一過程中,應堅持系統思考、創造性思維、主題概念、體驗產品的創意策劃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02

應提升涉及旅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強化旅游產品創 新。旅游產品綜合性強、關聯度高、涉及面廣,在深度體驗和全域旅游時代更是如此。新時期旅游產品開發不僅需要傳統旅游資源,更需要非傳統旅游資源,甚至根據市場需求發現、創造新的旅游資源。


堅持旅游資源理念創 新、產品創 新、市���創 新、產業邊界創 新,學習借鑒國內先進景區打造滿足當前游客需求的旅游產品,保持產品的差異性和唯壹性,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改”的原則積極進行新產品開發,敢于嘗試把主題公園的、游客喜愛的體驗性產品復制到自然景區,如玻璃棧道、觀光塔等,以期取得市場關注。同時根據市場需求來整合旅游要素及其他涉及旅游的跨行業資源,更好地滿足細分市場對旅游產品的不斷變化的旅游需求。

03

應深入把握市場深耕時代的特征,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目前,旅游市場開發已告別無差異市場定位的粗放時代,進入深耕細作的新時代。現在游客旅游的特征是“生活式激發、多元式決策、智能式前行、分享式評價”。各地應根據資源稟賦、優勢產品和核心能力進行市場細分,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重點細分市場,并采取切實措施開拓目標市場。例如,對青少年市場、大學生市場、親子家庭市場、老年市場的需求特征,不能再人云亦云。比如詳細分析“她經濟”、“銀發經濟”、“研學市場”等細分游客的心理特征和市場需求,方能找準目標市場和特色產品。還有國內的“跟著課本游紹興”“溫州經濟探秘游”也有可以參考借鑒的地方。

04

在后門票時代,堅持旅游經營的多元化布局。目前乃至未來,弱化景區門票乃至逐步降低門票價格將是大概率事件。這就要求我們未雨綢繆,提前布局,取得主動。結合景區具體情況,努力開發游客喜愛的、能夠深度體驗的特色旅游產品,寓教于游,寓游于樂。現在80后、90后、00后的游客不愿給門票買單,卻愿意為深度參與的項目和服務付費。可以肯定的是,哪個景區二次消費、三次消費做的好,就會贏得游客心智,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05

對外協調工作創 新思路,努力給景區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協調平衡好景區、政府、村民的利益關系,形成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群策群力,爭取政策性資金,解決就近村民關系,是協調工作的永恒主題。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