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發展瓶頸如何突破

      


 韓吉飛 旅游產業觀察 2019-04-23
編者按國內較具影響力的旅游財經評論新媒體

旅游產業觀察有話說:

中國景區發展的這四十年,完全可以用火箭速度來形容。雖然整體質量不令人滿意,但是大行業的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景區打造有好有壞,但是發展一段時間后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景區發展遇到瓶頸,甚至開始逐年下滑。不知道如何解決,如何突破,那景區小孩就胡言亂語一番。


01

自己挖坑埋自己


很多人都羨慕做旅游的人,認為干旅游的人就是天天旅游。其實做旅游景區本身就是一個半行動自由人,幾乎沒有什么休息的時間。對于很多投資人而言,自從投資景區就開始忙于應付各部門的關系。因為涉及的管理部門太全,稍不留神就容易受傷。因此更是缺少去看世界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時間的過度消耗缺少探尋新事物的機會,加上長期工作狀態的循環往復,也就在無形之中給決策者構造一個思維定式。這個定式也就是瓶頸的根源所在。例如我們現在隨處可聽到的口號——打破淡旺季,做全時全季的旅游產品。這些理念初聽感覺很對,但是細品之后又讓人無從下手。我們較常見的模式就是(硬+)。無論是什么情況,我們只是把夏季的產品硬生生的放到了冬季,對于產品本身是很難融合。同時這種操作方式,因為門檻較低,傻瓜式操作,也會導致大批量景區瞬間涌入,讓常規產品,在短期內變成爛大街的地攤貨。我們會發現,我們自認為聰明的做法,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拉入泥潭,增加投資,陷入混戰。


02

置于死地而重生


物極必反,任何一個行業走到極點都會走下坡路,旅游行業當然也不例外。但對于景區而言,遇到瓶頸的節點很多不是景區發展的極點,這也就說明景區的瓶頸是可以打破的。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的緣故,即使一個景區能夠做到周邊市場每兩個人來一次的比例,景區也能夠火個幾十年沒有問題。但現實情況卻是,一般景區經營五六年就開始發展乏力,甚至快速下滑。這一切都源于基礎認知。


游客對于景區的愛,是源于好奇,忠于產品。好奇心驅使著游客去買票去消費。但同時也產生了再傳播的擴散效應,讓更多沒有去過景區的人對景區有了一個基礎認知 。時間一久,如果景區沒有做到推陳出新,即使沒去過的景區客人也會下意識的認為這個景區就那樣唄,從而缺少了購票游玩的沖動。這就好比很多居住在景區附近的人,有可能幾年、十幾年都沒去過景區玩一次,因為他們感覺在家門口的景區什么時候都可以去,所以就沒有那種急切的心理狀態。加上現在網絡自媒體的快速發展,景區的認知性傳播也將越來越快。這對于景區而言是亦喜亦憂,喜的是可以快速傳播增加客源流量(前提是景區產品質量過硬,求新求變);憂的是景區快速被市場看透,缺乏新奇性,縮短生命周期(景區一次性打造長期不迭代)。


對于景區的瓶頸期,我們要學會終止過去,重頭來過。當景區已經被看透的時候,就應該大張旗鼓的死;大張旗鼓的生(這里不代表大投入的改造)。為游客重新建立出游的沖動意念,讓好奇心繼續為景區的發展出力。


03

忘掉優勢謀發展


中國旅游的發展,常規手法都是借力優勢資源。這樣可以快速形成上等產品線,相對節約成本。但是優勢資源的利用開發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就會招到持續性的破壞,對于景區的長期發展造成致命的傷害。


每一類優勢資源都有其薄弱的一面,例如大海沙灘只屬于高溫節氣玩耍;自然山地要受到護林防火的約束等等。我們不可能讓一種優勢資源變的沒有瑕疵,完全契合旅游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就不能在優勢資源的一棵樹上吊死。因為發展的瓶頸根源就在于我們無法跳出,無限放大優勢資源的發展模式。這是一個格局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求新的問題。在景區打造初期,我們選擇借力優勢資源求發展,這是一條明路,不會有錯。但是,當我們景區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就應該放棄優勢資源的借力思維,因為當你遇到瓶頸時,也就證明你無法在優勢資源的本體上挖掘出新的價值點。這個時候我們要明白,這時的優勢資源只是高樓的根基,無法提供,起高樓的原材料。如果我們一直關注優勢資源的挖掘,你會發現那是個怪圈,一旦進入很難轉出來。我們應該學會忘記優勢資源,去尋求滿足需求的原材料,因為市場的多變和游客的需求可能還沒達到那么深的程度。如果我們能夠在放棄優勢資源的前提下解決游客為什么來的問題,那優勢資源必然成為項目的加持,景區也必然不會被瓶頸所限。


04

換人換血換思維


人,無論何時都是事情的核心因素,很多景區在員工穩定性上做的很好,幾乎很少有員工流失。這種狀態表面上看上去很好,但卻是景區這類創 新產業的致命傷。因為人員的高度穩定,加上各種內部關系串聯,導致景區人員的高度安逸,從而很難再去挑戰新鮮事物。很多景區的運營管理模式和營銷模式可能是十幾年未成發生過一次變化。用不變來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這可能也是大多數景區的發展現狀。很多景區的內部關系網,經過長時間的沉淀,早就如鐵通一般,針扎不透,水澆不進。這種狀況其實很多景區控制人都非常清晰,也就出現了現在業內高薪招聘操盤手的熱潮。


高薪挖人是很多景區控制人想打破現狀的一種方法,但真實狀況卻往往很不理想。因為,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隊一旦引入新的理念就會很快帶來老團隊的排他反應。面對牢固的關系網絡,單純的個人或小團隊,要不就是被同化,要不就是被快速出局(因為景區控制人也很難突破各種人情關系)。換人對于景區突破瓶頸而言只能算是第壹步,**步就是“換血”,換血的核心就是打破原有的管理體系,切斷原有的關系網絡。這一切只能由景區控制人自己親自來完成,外人無法完成。換血的價值和意義在于給人才提供一個可施展的空間和土壤。如果換血失敗的話,那任何人才也將轉變**力,無用武之地。有了人才,同時完備人才的施展空間,才能推進到zui后一步換思維。思維的改變,應是需求導向的,無所謂高大上,只要客人歡喜就好。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因其寫的詩句簡單易懂,老嫗亦能讀的明白,便于傳誦。其實好的景區也是如此,要讓游客獲得快樂體驗的門檻降低,讓游客能夠簡單的獲取快樂體驗。

小結

景區發展的瓶頸有很多,但是大多數的景區都是死在了資金的坑里。一是投資無度重著陸,沒有運營就發現無法存活;二是運營管控不嚴,成本高昂,導致利潤率極低甚至是負數;三是盲目擴張謀發展,導致資金緊張,大面積融資舉債,zui后是營收沒有利息高。對于景區瓶頸的突破,其核心永遠在于景區的實際控制人。如果實際控制人不做到自我的突破改變,一切努力也都只能是一場空談。


打破原有的關系網絡和思維定式;引入外來的專業人才介入;以需求導向重新深化產品,做到創 新活化和更迭;在市場上營銷自己的重生或者新定義;弱化財務投資成本,做到輕車上路,避免硬著陸;保證管理崗位的優勝劣汰,做到人員的健康更迭。景區的瓶頸,你自己的瓶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壹步靠你自己,加油。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