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文旅旗下景區侵占江豚保護區:科普基地為名占地

      

finance.sina.com.cn 2018年11月24日 04:13
科普基地“變身”旅游景區?江蘇鎮江大江風云景區被曝侵占江豚保護區
夏治斌、劉頌輝
項目試運營并不意味著其審批手續文件就合法齊全,位于江蘇鎮江市的大江風云景區就是典型案例。
近日,央視《新聞1+1》點名曝光鎮江文化旅游產業集團(以下簡稱“鎮江文旅”)與南京淳璞旅游責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淳璞”)合作開發的大江風云項目非法侵占江蘇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以江豚保護科普為名興建旅游觀光景點。隨即,鎮江文旅也陷入了以科普基地為名行旅游開發之實的輿論風暴中。
對于項目相關的手續辦理過程,《中國經營報》記者先后走訪了鎮江市委宣傳部、環保局、國土局、規劃局等相關部門,其宣傳部在外開會,記者電話聯系了外宣辦工作人員,得到回復稱采訪需提前預約,且央視已經報道了,目前大江風云景區的整改已經全部結束。環保局與國土局回復稱,采訪需要在宣傳部備案,經由宣傳部協調才可以接受采訪。規劃局則直接告訴記者,大江風云項目與規劃局無關,沒有辦理相關手續。
同樣,記者來到鎮江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大江風云項目并非此前媒體報道的占地6000畝,確實有6000畝荒地,但該項目實際占地450畝,均位于京口區焦北灘內,其中300畝位于紅線之外,另150畝也是后期才確定屬于保護區紅線以內。*早保護區內的生態紅線,沒有具體的明確,焦北灘又是江沙堆積的灘涂,每年都在不斷地變化。
目前,大江風云景區已經全部拆除,鎮江文旅集團也成立了相關小組,處理大江風云項目的后續工作。
科普基地實為旅游景點?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大江風云景區位于鎮江京口路旅游風光帶,南依焦山北枕長江,占地6000余畝,一期開發1200畝,不僅是萬里長江上**個體驗式旅游景區,更是國內**個影視拍攝情景體驗園。此前鎮江市江灘開發管理處副主任黃建林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對于大江風云景區位于江豚保護區內并不知情。此前也有媒體報道稱,鎮江大江風云項目土地使用手續不齊全且涉嫌違規用地。
根據《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鎮江市國土資源局京口分局和鎮江市環境保護局官網上查詢得知,在今年的3月、4月,有關于鎮江文旅大江風云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的兩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鎮江環保局指出鎮江文旅的大江風云影視基地建設項目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于2015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4月完工, 投資額約2000萬元。據了解,該項目2000萬元資金,分別由鎮江文旅參股49%,負責土地平整;南京淳璞則以51%控股,負責經營、建設等方面。
近日,記者深入大江風云景區調查發現,景區內已拆除完畢,沒有建筑物,但仍有少許的挖掘機停在景區內。景區原大門已被圍欄圍住,只存有門衛亭,一座通往景區的橋,以及橋上些許的欄桿燈籠,可以看出此前這里是個旅游景區。據門衛介紹,因項目違章,景區已經拆了半月之久,外人不能進入,停留在景區內的挖掘機在做一些清理工作。記者注意到,在與景區大門一路之隔的標示牌上,寫有“生態當先,特色發展”,落腳為鎮江文旅集團宣。
同樣在景區附近的馬路旁,記者可以看到一些畫有江豚漫畫的井蓋,以及破損的垃圾桶。沿著景區外的京江路步行數十分鐘,可見“江蘇省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標識牌。記者在大眾點評上仍然可以搜索到位于京口路511號的“大江風云影視實景體驗園”,但顯示該商戶已關門。附近的居民告訴記者,連接大門與景區的鐵橋以后也會被拆。
記者在賬號主體為“鎮江文旅大江風云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注冊的“大江風云”微信公眾號上了解到,其經營范圍確有農作物種植項目,但范圍絕不**于此,此外還包括為影視的拍攝提供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房屋、場地租賃;大型活動策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組織、策劃;住宿等服務。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鎮江文旅大江風云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由南京淳璞與鎮江市江灘開發管理處共同出資成立。其中,南京淳璞認繳1020萬元,占股51%;鎮江江灘開發管理處認繳980萬元,占股49%。
此前央視報道,大江風云內掛有“大江江豚保護科普研究基地”的牌子,鎮江文旅相關負責人也證實,大江風云內確實曾掛有上述牌子。
涉嫌違規開發土地
據央視報道,2015年大江風云景區開始違規建設,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組發現要求對違規建筑進行清退整改,但其仍在2017年10月建成并進行**試運營。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組開展的“回頭看”指出,鎮江市長期忽視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保護,不但沒有按要求清理違規項目,在督察整改期間又違法侵占保護區1400畝。
但根據《江蘇省灘涂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規定“開發利用灘涂應當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開發、講求效益”;“圍墾灘涂形成的土地,按照國家和省關于土地和城鄉建設管理的有關規定管理”。但此前黃建林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大江風云景區屬于灘涂開發,但并未履行相關的手續。
據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江風云項目是在此前焦北灘被批的農業觀光項目基礎上,興建的與之相配套的古代農業旅游體驗產業,用以展現先前農業社會的風貌。該負責人表示,此前媒體報道的賽馬違規項目,也只是用作體驗,并非是賽馬場。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鎮江人民政府2016年5月8日的網站上顯示:“大江風云項目已經立項,土地征用手續正在協調辦理中”,消息來源于《鎮江日報》。記者登錄鎮江人民政府網站,并未查詢到當天的新聞鏈接,同樣記者嘗試查詢鎮江日報電子版,但其電子版不能使用。
鎮江國土局京口分局在處罰書(鎮國土資監處京【2018】6號)中指出鎮江文旅未經依法批準,擅自在鎮江市京口區焦北灘內占用土地修建影視基地體驗園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第四十四條“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的規定。
同時在該處罰決定書中列舉了鎮江文旅的違法事實有詢問筆錄、規劃審查表、現場照片以及其他材料可證實。其處罰決定包括,責令鎮江文旅退還非法占用的鎮江市京口區焦北灘境內的50171平方米土地;沒收非法占用的5306平方米土地(一般農用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處罰人民幣277385元(罰款按未利用地每平方米5元,一般農用地每平方米10元收取)。
所有違規建筑已拆除
據了解,江豚是江豚屬中唯壹的淡水亞種,僅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中,在地球生活已有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由于其數量的銳減,被歸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現已是功能性滅絕的物種。
據生態環境部通告,長江鎮江段一直是白鰭豚和長江江豚活動比較頻繁的水域之一,由于鎮江豚類保護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唯壹一個沒有被開辟為長江主航道的長江干流保護區,是長江下游少有的重要生態走廊,對于維持長江下游江豚棲息地的完整性有著重要生態學意義。據長年觀測的數據估算,枯水季節在鎮江保護區核心區棲息的江豚可能在 20 頭左右。2003年,江蘇省在鎮江市設立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2013年8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納入生態紅線區域名錄。
但在2018 年 6 月中央環保督察 “回頭看”發現,該保護區內非法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面積高達 7000 多畝,損毀大量江灘濕地,嚴重破壞生態功能。
據了解,對于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內新增的7200多畝地種植面積,目前所有的生產設施已經被拆除,生產管理活動也已停止。“大江風云”450畝項目用地中,在生態紅線保護區之內的150畝已全部掃除到位,生態紅線保護區之外的所有建筑物和構筑物以及人類活動的相關設施也已全部拆除。
當地政府已經對市農委、發改委、文旅集團以及屬地街道等單位的6名負責人進行了問責處理。之后市紀委、市監委將介入保護區整改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失職失責問題會及時啟動問責、追責程序。
在整改的同時,當地政府也對江豚采取了保護措施。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朱孝峰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生態修復,通過覆土綠化、種植蘆葦自然恢復等措施,起到恢復濕地、保護江豚的作用。同時持續向長江投放江豚餌料魚,加大綜合執法和聯合巡查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記者發稿,“大江風云”微信公共號推送了《文旅大江風云年卡退款通知》,告知年卡用戶大江風云現已停止運營,同時附有退卡的范圍、退款方式及憑證,以及辦理的時間和地址。
責任編輯:張國帥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