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2014年6月22日,隨著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京杭大運河中河臺兒莊(月河段)成為首批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遺產項目,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及第46項世界遺產。
臺兒莊古城,是古運河畔僅此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八大建筑風格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于一城,是京杭大運河上僅此一座的古碼頭、古駁岸等水工遺存完整的運河古城,被譽為“活著的古運河”。與此同時,臺兒莊古城是中國僅此一座的“中華古水城”,擁有15千米古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搖曳,游遍全城。
2008年4月8日,臺兒莊大戰勝利七十周年,臺兒莊古城正式宣布重建,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產科學地進行修復。歷時兩年時間,臺兒莊古城于2010年五一正式開門迎客。重建后的景區占地面積2平方千米,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
據了解,臺兒莊古城以運河為文化軸線,設計了臺城舊志景區、關帝廟景區、纖夫村景區、“運河街市”景區、板橋—花門樓景區、水街商市景區、清真寺—九龍口景區、濕地景區等八大景區。
2014年6月22日,隨著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京杭大運河中河臺兒莊(月河段)成為首批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遺產項目,成為我國第32項世界文化遺產及第46項世界遺產。
如今,臺兒莊古城圍繞運河文化傳承新核心區、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遺產三大定位,構筑古城、濕地和運河文化體驗“三位一體”的大旅游格局,認準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一核”定位,不斷完善自身品牌建設,已成為地區發展標桿和典范,推動著臺兒莊區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構建起新型旅游發展新格局。
(輕云)
責任編輯: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