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劉小順
如果是經常出國去旅游的朋友,應該會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國內旅游時,各種景區的門票支出會占到整個旅游消費的一大部分,而在國外旅游,卻幾乎不用考慮門票支出的問題,因為在國外,大部分的景區都不收門票,或者象征性地收取少量的門票而已。
可是在我們國內,旅游景區不僅不免費,還有越變越貴的趨勢,門票一兩百的景點已經算很便宜了,幾百上千的門票都不再罕見,另外,在國內的旅游景區,你也不要覺得給了門票就“萬事大吉”,到了景區里面,包括電瓶車、纜車等等交通工具還需要另外給錢,除了大門票,還有小門票,簡直防不勝防。
這到底是為什么?難道國外的旅游景區就不用賺錢嗎?難道國外的旅游景區就不怕門票免費或者門票太低,來的人太多而造成各種“后遺癥”嗎?暫且撇開旅游行業不談,如果換成其他行業,在國外可以免費的事情,似乎搬到中國來都不太可行了,比如國外的麥當勞可樂機和蕃茄醬都是放在外面隨便拿,還有以前宜家家居工作日喝咖啡也是免費而且還能續杯,而現在在中國卻都行不通了,道理是不是一樣呢?
旅游行業并不是做慈善,他們在景區的維護、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確實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而“門票經濟”顯然是簡單粗暴的盈利模式,進門之前先買門票,先用門票將盈利收回來,其他事情也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國內旅游景區如此依賴“門票經濟”,自然造就了相應服務水平的低下,因為你反正已經花錢買門票了,我又何必在乎你滿不滿意呢?
國內的游客對國內的旅游景區沒信心,國內的旅游景區同樣也對國內的游客沒信心。現在確實許多熱門旅游景區開始在嘗試擺脫單純的“門票經濟”,典型的就是杭州的西湖,然而,免費的結果是什么?只要你在節假日的時候去一趟西湖估計就明白了,斷橋是真的快要被踩斷,所以國內旅游景區免費的結果也不一定都會產生好結果。
當然,國外的旅游景區普遍還有一種做法,那就是對本國人免費或者收非常低廉的門票,對外國人收正常價格的高價門票,以此來平衡景區的收入和游客的支出,這種做法也常常得到許多中國游客的認可,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中國國內的旅游景區通常不采取類似這樣的措施?或者,他們甚至還反其道而行之,對外國友人收低價門票,而對本國人民收高價門票。
然后,
你覺得為什么國外的旅游景區都幾乎不收門票,而國內的旅游景區都幾乎要收門票?到底什么原因導致了中國的旅游行業跟國外的旅游行業如此不同呢?這其中的原因是不是也是大家越來越喜歡到國外旅游,卻不喜歡在國內旅游的原因?對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