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景區門票降價調查:門票降價促進景區轉型升級

      


2018-10-10 14:25:00來源:西部網

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記者 王曄軍 侯強)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在國家相關政策引導下,國有景區帶頭降低門票價格,獲得了市場和游客的好評。那么,作為旅游大省的陜西,國慶假期期間有多少個景區降價?旅游人數和往年相比有什么變化?門票價格降低了,服務情況又是什么?來看記者調查采訪。

小周是來自北京的一名游客,來陜西旅游之前,原計劃只去一下華山、兵馬俑、法門寺等景區,得知陜西一些景區門票降價后,和朋友又到華清宮等景點游玩。

記者:“你買的門票價格是多少錢?”

北京游客小周:“120元。”

小周的朋友:“有一些優惠的,還是有一些福利,可能價格降低,會吸引更多的游客來這邊參觀。”

據了解,國慶期間,陜西省有84個國有景區門票降價。其中,華清宮景區原來在旺季門票價格為150元,降價后為120元,降價幅度為20%。

河北游客:“過去門票高,開支大,不敢出去,花費太大,現在省錢了。”

四川游客:“我覺得這個是給我們老百姓創造了一個機會,多看看我們國家的歷史,讓我們更愿意來。”

截至10月4日,十一假期到華清宮旅游的游客達到23萬人次左右,游客人數和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40%。據了解,游客增加的原因除了今年假期天氣較好,陜西旅游營銷工作做的好之外,與景區門票下降也有一定的關系。

陜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新垣:“釋放了旅游的總需求,這個量增長了,目前呈現出一個釋放的狀態。”

記者了解到,“十一”黃金周前夕,陜西省華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華清宮、法門寺、大雁塔等一批國有旅游景區門票價格下調,降價幅度基本都在10%至20%之間。

陜西省物價局服務業價格處調研員馬京敏:“這次降價的景區涉及到85家,其中80家景區實行了降價,5家實行了免費開放。”

按景區等級統計,在84個降價景區中,5A級8個、4A級37個、3A級及以下的39個。其中,華山景區旺季門票價格由原來的180元降為160元,華清宮景區由150元降至120元,法門寺景區由120元降至100元。按降價景區2017年購票人數計算,年減少游客門票支出約3.7億元。

馬京敏:“這次我們主要根據國家的要求,各地現行的價格水平較高的國有景區為重點,切實降低偏高的門票價格,充分體現國有景區的公益屬性,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然后促進大眾旅游消費,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相關負責人說,門票收入是陜西省乃至國內很多景區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過高的門票價格則會限制游客數量,使一些游客望門票價格而卻步。

游客:“有些地方門票價格太高了,想去玩,去了四五個人,光門票就上千塊。”

位于藍田縣的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2016年藍田縣對本縣所管的景區實行免費旅游,當時很多人對此并不理解,經過這幾年的運行,潛在的旅游經濟開始顯現了出來。

藍田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許少英:“在2015年,我們全縣的旅游接待量也就是300多萬人次,全縣所有的旅游景區門票收入也就是500萬元,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是35億元。到2017年,接待游客數量突破3000萬,旅游收入達到70個億。”

陜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教研部主任張燕:“降低門票價格,表面看或者短期看,是影響一定的經濟收入,景區的收入,但是不會長期影響,門票降價反而會帶動我們游客的重復旅游,會加大旅游的經濟收入,會延長旅游產業鏈。”

采訪中,不管是旅游景區的管理人員還是游客,都認為景區門票價格降低是大勢所趨,但是價格降低,會不會出現服務水準下降,游覽項目縮水呢?作為5A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為了提升服務水準,新推出了十項免費體驗活動,增加景區的美譽度。據介紹,十一假期期間,法門寺佛文化景區入園人數16.9萬人次,同比增長7.98%。

陜西法門寺文化景區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代昕:“讓國內各地乃至全世界來的游客能夠在法門寺景區體驗到更好的文化內容,更好的文化體驗度,提供給他們一個更好的服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十一假期期間,陜西省許多景區都推出了許多針對游客的服務,景區員工都是全員上班,堅守在崗位上。

太白山景區管委會太白山營銷宣傳中心副主任梁超:“門票降價,服務是不能降的。”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當前整個旅游業發展環境來看,景區門票價格降價、低價甚至免費的方向,既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導向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也是旅游業發展模式轉型的直接體現。那么,如果不靠門票,景區以及當地旅游業如何升級轉型呢?

陜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教研部主任張燕:“降低門票價格,表面看或者短期看,是影響一定的經濟收入,景區的收入,但是不會長期影響,它(門票降價)反而會帶來我們游客的重復旅游,會加大旅游的經濟收入,會延長旅游產業鏈。”

張燕表示,景區做優服務,減少對門票的依賴,從而帶動全域旅游是大勢所趨。除此,景區要做精做好做長產業鏈,以更獨特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這一方面,華清宮景區做了較好的探索。

這是華清宮景區推出的大型實景影畫《12·12》,它真實地再現了發生在華清宮景區的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高科技的聲光電設備以及多媒體投影技術給游客帶來了新的體驗,十一假日期間,吸引了數萬名游客。

姚新垣:“去年的門票收入在我們整體的收入中占到60%多一點,我們演藝占到了24%,還有其他的文創,酒店能占到12%,那么今年的話,我們的非門票經濟收入能夠接近5:5。”

記者:“就是說門票收入要由原來的60%下降到50%?”

姚新垣:“對,景區門票降價實際上是倒逼國有景區轉型升級,逐步擺脫對門票的依賴。”

記者了解到,國慶假日期間,陜西旅游接待人數及綜合收入再**高。國慶假期全省累計接待境內外游客7002.33萬人次,同比增長24.22%,其中境外游客16.96萬人次,同比增長15%;旅游總收入達393.93億元,同比增長33.08%。

景區門票降價,不管幅度大小,反映出的是旅游產業發展的一種態勢,也體現出景區轉型升級、延長產業鏈條的科學謀劃。但不管是哪種方式,重要的還是要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增強景區的核心競爭力。祝愿旅游大省陜西能不斷做強旅游品牌,推動陜西旅游產業走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編輯: 舒隆煥

產品搜索
聯系方式
產品目錄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領域標識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7020010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