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结合 保亭打造黎苗文化品质城

      
                   南海网http://www.hinews.cn时间: 2010-11-12 08:34 来源: 南海网作者: 李晓梅

       专题:海南深化文化改革,逐鹿文化强省

  核心提示:嬉水节、黎锦、民歌……这些具有浓郁黎苗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犹如一张张名片,把海南保亭推荐岛内外,也为这个中部小县城带来了十足的名气和人气。在保亭人的眼里,不管是保亭旅游的发展还是老百姓不断鼓起的腰包,都离不开“打好文化这张牌”。如今,在海南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保亭提出,不但要塑造节庆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和保护独特的民族文化,还要让老百姓自觉地融入文化建设,自我挖掘民俗文化,同时,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保亭打造成一座名副其实的黎苗文化品质城。


     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展示——钻木取火(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摄)




                       正在织黎锦的黎族阿婆(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摄)


      南海网11月1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李晓梅)10年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海南中部贫穷县城,到如今声名远播的黎苗文化,保亭从未离开过“文化”二字。  民族文化元素展示旅游活力魅力

  走进海南保亭,你会发现,从广场、公园、廊亭、河栏、公共建筑到街头小景、绿化带,都有代表黎、苗族的精美图案和标志性建筑,身临其境,浓郁的黎、苗族民族风情扑面而来,使人触感到少数族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街头如此,在景点也是如此。在七仙岭景区,一些酒店的壁上绘上或砌出黎族或苗族同胞劳动的场面;在槟榔谷景区,黎族的婚俗每天都活灵活现地“上演”……保亭的民族文化元素与当地的旅游业息息相关,难怪有外地游客感叹:“整个保亭,就像是一座黎苗文化的展览馆!”

  “没有旅游的文化是魂不附体的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灵魂出窍的旅游。”在今年8月举行的海南省委2010年度理论研讨会上,保亭县委书记郑作生就明确道出文化与旅游的重要关系。事实上,保亭的*近几届领导,在实现保亭从农业县向旅游县转型过程中,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并且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彰显自己的特色。“必须重视文化对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中的铸魂作用。”郑作生认为,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如果没有文化含量,没有文化积淀和支撑,就不会有生命力。

  为此,通过挖掘民俗地域文化,保亭着力打造了以嬉水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拓展品牌效应,重视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做活品牌。在今年的嬉水节上,就有篮球赛、农**动会、七仙形象小姐选拔大赛、“浪漫七仙之约”、龙舟赛等多项文体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和游客的欢迎,为这个曾经名不经转的小县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名气和活力。

  如今,保亭境内的七仙岭、呀诺达、槟榔谷等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岛内外游客青睐,在众多人看来,这正是保亭将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成功范例,也正是由于重视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保亭才更加散发出其特有的魅力。


海南省保亭三道镇甘什岭槟榔谷,穿着民族盛装的当地百姓庆祝节庆(海南日报记者李英挺摄)

   主推“文化牌” 打造黎苗文化品质城

  海南保亭文体局副局长陈运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亭的知名度以及县域经济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都离不开一张“文化牌”。陈运新说,10年前,保亭还是一个比较偏僻和落后的地方,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但经济增长缓慢,老百姓收入低。“以前保亭外出招商,展位前冷冷清清,少有人问津。”

  但在2000年保亭举办**届嬉水节后,保亭独特的黎苗民族文化通过节日向世人揭开面纱,走出深闺。从此,保亭人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巨大魅力,开始将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嬉水节可算作是保亭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这个从黎苗民间祭水活动发展起来的节庆活动,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更喜获“2010****有名节庆品牌”的殊荣。十年来,嬉水节越办规模越大,越办越有特色。每年的嬉水节,吸引数万名客人齐聚保亭县城,大大提高了保亭的人气和知名度。

  陈运新说,要让更多人了解保亭,来到保亭,就要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保护好山水,同时传承和保护优良的本土文化。近些年,保亭组织了相关专家和文艺工作者对保亭民歌进行普查,收集民歌调和民歌歌词,每年举办民歌赛,让歌手将歌声传给新一代的人。同时坚持举办黎族织锦比赛,提倡老百姓在节庆期间着黎苗民族盛装,将各种民族文化搬上舞台。“就连保亭黎族一些老年妇女身上的纹身也能成为吸引游客的一种独特文化元素。”

  其实,保亭县不仅挖掘这些精神层面的文化,而且正以合适的载体传承这些文化,使之成为看得见的文化,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就是被称为“东蛙西凤南丹北鼎”的四大雕塑,通过这些雕塑,保亭物产丰富独特、人文历史厚重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记者获悉,保亭日前已提出打造黎苗文化品质城的目标,并开始通过黎族织锦赛、民歌赛、传统体育竞技、农民文艺汇演等方式,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大家在参与中自我挖掘本土文化,这也为保亭打造文化品质城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海南保亭举办黎族织锦比赛(资料图)

      文化与旅游促发展 百姓鼓腰包

  经过多年的发展,保亭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个花园式的集温泉、生态、嬉水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已现雏形。去年,保亭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上半年,保亭县接待游客97万人次,同比增长90.6%;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5.3%。保亭县委认为,旅游发展这么多年,到了转型的时候,把旅游做进乡村,把文化做进乡村是必由之路。

  保亭把旅游和文化打包在一起,以农乐乐、乡村旅馆为载体,改造传统农业,培养新三农,建立生态村庄、旅游农业,培养出了文化农民。如保亭已有两支“八音队”走进呀诺达等景区。在槟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景区,不但有黎族婚俗表演,还有黎族织锦工艺、纹身文化的展示,而这些表演者、织锦者都是原来乡村的普通农民。他们在景区范围内,依靠旅游�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