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7日 08:14华西都市报

水磨镇全景

水磨羌城开城吸引了众多来客

村民们吃坝坝宴庆祝水磨羌城开城

精彩的羌族舞蹈表演

群众载歌载舞庆祝水磨羌城开城

当地村民喜迎羌历新年
震后新建的汶川水磨羌城昨日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这座富有浓郁羌文化特色、被评为***4A景区的小镇昨日举行了盛大的开城仪式,四川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朱蓉,郑重地将一块国家4A级景区标牌,授予震后新生的水磨羌城。
同时,昨日还是羌族传统的羌历年。镇上的羌族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庆祝节日。汶川县还组织了一场千人坝坝宴,利用这一传统习俗,庆贺羌历年的到来和水磨羌城被评为***4A景区。
盛大的开城活动于昨日上午10点开始。在水磨羌城水车广场,三个大型的水磨前面,羌族汉子们跳起了传统的羊皮鼓舞。身着民族服饰的羌族少女,唱起了传统的羌族山歌,整个水磨羌城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开城活动庆典上,四川省旅游局为新获得4A级景区的水磨羌城授牌。
这是震后水磨羌城的成功转型。震前的水磨羌城曾是一个高耗能工业区,大量的工厂使环境日趋恶化。重建中,60余家工厂相继搬迁,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被引入小镇。汶川县和广东佛山援建工作组注重传承藏羌传统文化,修复和重建了春风阁、西羌汇、古牌坊等一系列文化遗址和建筑,将水磨
羌城打造成了历史文化与藏羌风情相融的文化旅游名镇。
由于成功的灾后重建,今年4月,水磨羌城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灾后重建*佳范例”。9月,水磨羌城创建***4A景区成功,成为汶川县继三江生态旅游区后,**个***4A景区。
盛大的开城庆典活动后,水磨羌城正式开城。人群涌向灾后新建的水磨羌城,街道顿时热闹起来。
这座震后新建的城镇处处展现着浓郁的藏羌风情。碉楼和外墙壁糊满黄泥的羌式建筑,成为整座城镇的主体建筑风格。在街道两边,阿坝州各个区县的展馆都已开放,走进展馆,人们便能领略到各地特
有的民俗风情,购买到富有当地特色的产品。
新建的街道上商气渐浓,随处都能看到酒吧、手工艺品店或者土特产店。在一家名叫“藏羌小饰品”的饰品店里,大批的人流涌入饰品店,营业员吴玲正忙得不可开交。中午12点30分了,她还没有吃饭。“现在生意好,太忙了,只有等到下午再吃了。”她说。
在羌族老人何华魁看来,灾后重建*大的特点是将传统的羌文化保留了下来。“如果没有这些羌式建筑和传统节日,羌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就没办法得以传承。如果人人都住在一样的洋楼里,羌文化就危险了。”他说。华西都市报记者胡挺摄影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