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有文化创意好,但也不能太不靠谱了,乌纱帽就抽象了点。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与人方便,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才是人们*需要的。”读者蒲新华说。
关于城市公共信息图形标识标准化的问题,本报报道之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争议。“其实还是蛮同意读者黄先生的观点,公共卫生间的图形标识多一些文化创意不是很好吗?干吗要弄成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子呢?”家住翠苑的金女士打来电话这样说。
对此,读者郭定章就不同意了。他认为,一些重要的设计还是应该统一的,比如说加油站的禁烟标识、写字楼里面的消防通道等。
公共信息图形标识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本报“标准化与你我他”特别报道在读者中引起热议。《西湖边茶馆标识的瑕疵,也难逃市民慧眼》和《对接世博会,今年杭州要全城“体检”》见报后,读者恍然大悟:“哦!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不过,很多人还不明白标准化是怎么回事。昨日,记者特意选择了一些国标供大家参考。
A “禁止吸烟”和“请勿吸烟”不是一回事
控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杭州市医院、学校、博物馆等10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商场、超市、单位办公室等9类公共场所控制吸烟。一些经营**务场所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等9类公共场所要设立专门的吸烟区或吸烟室。违反条例的个人和单位将受到50元至2000元的处罚。
控烟,几乎一夜间点燃了人们的热情,杭州大街小巷都布满了“禁烟”广告。
读者王小舞来电说,怎么杭州的禁烟标识这么多?“*常见的一种就是,一支香烟冒着烟雾,被画上了一条红色的斜杠。”如王小舞所说,记者全城搜索发现,禁烟标识有烟头向上、向下的,有正方形、圆形的,真是“五花八门”。
为此,记者专门查看了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部分和第十部分,以及《**标识及其使用导则》,*后得出的结论是,禁止吸烟和请勿吸烟是有区别的:红色圆圈中画一斜杠,烟头向下,就是“禁止吸烟”标识,这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而方框中一支香烟,直接画上红色斜杠的,就是“请勿吸烟”标识,若没有红色斜杠,则为“允许吸烟”标识。这些标识的中英文注释都不能够搭配错误。
B你知道这些图形符号的意思吗?
说起标准化,或许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昨天我们特意从相关部门找来一些公共信息图形标识,大家来看看你在杭州见到过这些标识吗?你知道它们又代表什么意思?大家不妨来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