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商报
8月24日,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的有关部门共同在沪发布沪苏浙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目的是要对公共场所英文译写实行统一规范。消息也引起了无锡很多部门的关注,记者在接触一些企业代表时他们表示,“规范统一公共场所英文译写是好事,但在规范改造上的大笔投入也让人有点吃不消。”
街头路名英文多不规范
据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日益临近,长三角地区公共场所英文使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迫切需求。但由于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缺乏统一参照标准,各地均存在很多英文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不规范问题会给外籍人士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还会影响整个长三角地区英文译写标准。
8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无锡市区街头,对照《规范》对公共场所的部分英文译写进行了探访,虽然没有发现有明显翻译错误,但也发现了不少不规范的翻译。其中路品牌英文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按照标准,路牌中*常出现的缩写就是“路”,其英文缩写应为“Rd.”,但记者8月25日在无锡街头发现的都是错写为纯大写加点的“RD.”和直接用汉语拼音标注,看不见英文的。在南长街附近某浴室,店主直接将浴室翻译成“CLUB”,让看不懂英文的人还误以为这是一个什么俱乐部。此外路名的翻译上也有点问题,比如:“清扬路”翻译成“QingYangRd.”比较好,但实际看到的大都是“QingYangLu”。此外,按照《规范》,公交站台译作Stop;城市公交线路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公交35路译成BusLine35.在街头记者看到,无锡市区的公交站台只有站名(或中文或英文),没有“Stop”字样,公交35路车辆前大多用“35”表示,未见有翻译成“BusLine35”的。
街头招牌中式英文有点多
来自英国的菲比霍尔女士说,作为一个游客,感触*深的是大街上的路标,其英语在语法和拼写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有的按照汉语的发音书写路名,有的按照名词的英文含义翻译,其实个人觉得应该统一起来按汉语发音来写,这样问路的时候也会更方便。比如问**人民西路怎么走,如果说“RenMinXiLu”,**很容易就明白,但是如果说“RenMin WestRoad”,人家就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来自南非的艾伦杨戴伦先生说,他经常来无锡,发现无锡英语标识不规范问题随处可见,比如有的银行写“营业时间”用的是“Working Time”,而准确的英译应该是“BusinessHour”,有的餐厅菜单把“米饭”写成“rices”,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rice”。日本游客大仓龙介说,无锡有很多的日本料理店,但是有的店的招牌“平假名”和“片假名”乱用,让人摸不着头脑。
江浙沪规范公共场所英文译写
据知,《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部分:通则》由两省一市语言文字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组织三地专家制定,根据三地公共场所英文译写的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并经网上公示和专家审定。有专业人士指出,该通则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今后,上海、江苏、浙江将对公共场所英文译写实行统一规范,此举旨在树立长三角地区国际形象。目前上海已经针对交通、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12个领域制定具体的英译规范分则,通过相关网站向社会公示后将于9月上旬对外公布。
改造大投入让人吃不消
对出台《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的事情,无锡单个小企业小商家感觉不到压力,“找个广告公司把字换了就行了。”但对一些大企业或连锁商家就不一样了,他们表示,“规范统一公共场所英文译写是好事,但规范改造的大笔投入也让人有点吃不消。”无锡某银行永乐支行的负责人表示,严格一点用英文翻译“支行”是有大小写之分的,但现在他们银行下属所有的铜牌都统一用大写字母表示,如果为了几个字母的事情,就把所有的铜牌都换掉,所花的费用实在惊人。发愁的还有公交部门,无锡公交场站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无锡市区范围内有5000多只公交站台,现在站台的英文名字都没有将“站”翻译成“Stop”,如果都要补上去,需要花费的费用将非常惊人,而且要把站牌都弄下来更换,将非常麻烦。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许多商家的抱怨,“原先没有标准,在店招上没有人指导,现在有标准了,我们必须跟着标准转,为什么相关标准不能走在前头?”此外还有人提出,是不是非得有中英文对照才行?一些语言类专家也表示,公共场所看到的有些英文指示牌、提示性语言,往往一个地方的译法与另一个地方的译**有较大差异,很难说哪个就**正确。事实上,国际上也有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分,对此的把握就必须比较审慎。翻译工作不能太死,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允许有例外,或者说是“总体从严、个别从宽”,在对待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问题上,一般允许两种现象并存。(邵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