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精细化管理如何实现?

      


旅游产业观察 3天前

编者按国内较具影响力的旅游财经评论新媒体

旅游产业观察有话说:

风景名胜资源****,旅游消费人群的急剧增长和旅游规模的扩大,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用景色、自然资源、游乐设备、IP、大投资等衡量一个景区成功与否,其实不然。决定一个景区是否能够长久的,不是那些外在因素,而是这些景区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从管理体制和管理者入手

对于文化遗产类景区,应改变原有的文保部门单一管理体制和看家式管理模式,借鉴欧美国家的文化遗产综合管理办法。既很好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又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研究,教育,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理念,管理者的意识和理念高度决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引入有相关管理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应更多地把管理者送出去交流和学习,特别是到欧美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相关景区去学习。

2、可操作性和动态性

景区管理精细化在各个层面上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可检验。管理者在制定规定时,要多思考怎样做才是更好地服务于本组织的目标,分解和量化工作流程,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到自己应该怎样开展工作,怎样做才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终结果是要提升效率,实现效益较大化。

同时,由于管理的外在环境不断发展变化,游客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景区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做到随着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

3、专业化基础上兼顾系统化

目前,景区管理已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而专业化分工也大大提高了效率。但在日常管理中,往往问题就出在不同岗位和不同环节的衔接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员工在处理问题时意识和眼界只停留在本岗位上,没有意识到整个景区是一个整体。只有所有环节都做到位,都很好的服务于游客,实现了本组织的目标,自己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在景区管理中,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工作中都应该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怎样能更好地服务于游客,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往前或往后多看一眼,做好及时的向前和向后补位。这样才能达到整体效益较优,并终实现组织目标。

4、不断创 新

新技术,智慧旅游等的引入将进一步为景区的精细化管理注入活力。例如:智慧旅游的实施既为游客在景区的参观和游览带来便利,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三维立体呈现等方式对旅游景区有一个深入了解。同时,又为景区管理者在客情实时统计和管理方面带来便利。

在资源有限性和游客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精细化管理在旅游景区的运用不失为一种解决矛盾的好方法,做到以精心为态度,以精细为过程,以精品为成绩,努力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景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出台《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

尽快出台《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及相关政策,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进行清晰界定,对旅游景区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对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加以明确区分。

旅游景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旅游经营资源(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等)对于增强竞争活力,提高景区的收入贡献巨大,《旅游资源管理办法》可让我们对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的开发管理有章可循。

2、理顺景区经营管理体制

地级市可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主要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建立有效的联络和沟通机制,牵头研究、解决跨部门涉及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筑各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参与旅游发展的格局,形成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合力。为有效整合人文资源,可成立市文物旅游局,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高度统一。

在县域推广一些地方文物旅游宗教合一、文物旅游合一的体制,实行旅游与风景(文物、宗教、园林等)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在景区推广乡镇旅游一体化的景区管委会管理体制。

旅游景区可采用管委会的模式,对于景区产权、管理权实行统一管理,主要负责景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资源使用权转让、资源保护规划等,并拥有对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

管委会集合文化、建设、水利、园林绿化、文物、卫生等政府部门的部分职能,对景区实行统一管理。

针对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府或政府派出管理的比例大,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等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旅游资源经营性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政企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壮大旅游企业。

3、丰富旅游产品内涵

要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进行开发建设,旅游经营资源对于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贡献巨大。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景区创收的主要途径。

旅游经营资源(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等)是改革创 新的重点,景区要注重开发修学、商务、会展、湿地、演艺、康体等上等旅游产品。

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和手工艺品加工等特色旅游等,从而培育景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4、注重景区永续经营的品牌化

精细化管理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好景区产品的核心资源,既要开放又要保护,旅游带来的破坏力形成一把双刃剑。除了日常工作卫生保洁和**保障外,景区行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说能让人记住并且愉悦的传达给别人,较少也会扩大其知名度吧。让服务无处不在,注重细节管理、突出服务理念的旅游景区,大部分游客都会给予赞扬和关注,形成的品牌效应,也会不断推动经营受益更上一个台阶。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产品目录
Copyright@ 2003-2025  深圳市新领域标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