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
1月9日,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9家旅游度假区被正式确定为***旅游度假区。这是继2015年评定首批17家***旅游度假区之后,***旅游度假区队伍再次壮大。对旅游度假区来说,晋升***无疑是机遇,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有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公众的要求也会相应提升,***旅游度假区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民资为主
此次公布的9家***旅游度假区包括: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旅游度假区、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山东省烟台市蓬莱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福建省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温汤旅游度假区、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贵州省赤水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鲁朗小镇旅游度假区。这是依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与《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自治区)旅游度假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推荐*终评定的。
据了解,***旅游度假区的评定标准十分严格,对度假区的外部区域环境和内部资源基础,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规划布局和运营管理等均做出了严格规定,如面积要达到8平方公里以上,总床位数要达到1000张以上,近3年来无重大旅游**事故,还需要获得省级管理部门推荐才可进行申报。另外,针对申报的旅游度假区,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包括海滨度假、草原、温泉、康体运动、医疗保健等类型的,年接待游客数量不得少于20万人次;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的,包括山地、内湖、森林等类型,则不得少于1万人次。此外,评定结果还需经过自评、问卷调查、递交材料初审、专家实地考察、打分等11个步骤再次验证,可见,***旅游度假区的名号着实得来不易。
开展***旅游度假区评定,主要是为了促进和**旅游行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公开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提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在2015年评定通知发布后,国家旅游局先后收到了60多家国内各地度假区的申请,并于同年10月,公示了包括湖北武当太极湖旅游度假区、四川邛海旅游度假区、江苏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等首批17家***旅游度假区名单。
根据评定标准,***旅游度假区需要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进而实施有效地总体规划。在**批17家***旅游度假区中,有12家系民营企业经营。而此次发布的9家***度假区中,更是有8家为民营企业经营,占比近九成。民营企业成为***旅游度假区建设的主力军。
名号变现
***旅游度假区的名号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含金量。调查发现,获得首批***旅游度假区中,不少都实现了客流量增长和旅游收入增加的切实收益。广东省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获选***旅游度假区之后,华侨城度假区和华侨城集团都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为明显的获益点就是旅游收入的提高。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在获得称号后的一年内,吸引了近400万人次的游客,达到了28亿元的旅游年收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度假区变为知名旅游胜地。
***旅游度假区的名号也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2016年不仅获得了超过30万人次的游客,贡献了1000多万元的旅游营收,并且凭借***旅游度假区的金字招牌获得了以温泉为核心的旅游、健康养生产业重点项目的融资,推动了总投资29.2亿元的紫清湖旅游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苏豪健康养老产业园、总投资500亿元的南京汤山温泉养生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的相继启动。
作为促进全域旅游生产力的重要部分,创建***旅游度假区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武汉市就出台政策表示,成功申报***旅游度假区的,将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说,“传统的景区主要是门票经济,收入来源单一,而度假区则更加强调让游客住下来,因此,产生旅游综合消费,从而拉动整个度假区的经济”。
有进有出
随着***旅游度假区建设的加快,竞争也将日益激烈。社科院旅游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指出,获得***旅游度假区称号也并非一劳永逸。与5A级景区一样,***旅游度假区实行的也是动态机制,将有进有出。一旦经营资格无法达到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很有可能被摘掉“金字招牌”。
根据***旅游度假区的评选细则显示,旅游度假区在申报过程中,应保证材料的真实、准确。如在评审过程发现材料造假,则取消其申报资格,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而且各级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委员会每年会采取部分复核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或委托专业机构对度假区开展社会调查、游客意见反馈等方式对旅游度假区进行复核,每年复核比例不低于20%。**复核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